[实用新型]一种臭氧与水肥溶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34326.6 | 申请日: | 2014-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908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陶建平;柳军;林强;张东新;陈明东;曹秀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F5/00 | 分类号: | B01F5/00;B01F3/04;B01F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225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臭氧 水肥 溶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调控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臭氧与水肥溶解装置,属于农业灌溉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采用臭氧对农作物的根部土壤进行灭菌逐渐开始普遍起来,但是怎样将臭氧充分均匀的注入到水肥溶液之中,目前采用的方法是直接将臭氧与储水容器连接,将臭氧注入到储水容器当中。这样的情况下,对储水容器的密封性要求非常高,而众所周知,储水容易大都比较大,对庞大的储水容器进行密封是一个很复杂、成本很高的事情,所以这就严重阻碍了臭氧与水肥混合技术的应用前景,使臭氧与水肥混合的技术不能在短期内进行大面积推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传统的臭氧与水肥混合技术中对设备的密封性要求较高,进而导致该技术不能进行大面积推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臭氧与水肥溶解装置,可以采用简单的装置实现臭氧与水肥充分混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臭氧与水肥溶解装置,包括本体和臭氧发生器,所述本体的左侧底部设有水肥入口,本体的右侧底部设有水肥出口,本体的顶部通过管路与所述臭氧发生器连接,并且在管路上设有增压泵;在本体的内壁上设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与所述增压泵的控制开关连接;在本体内部设有若干个由上隔板和下隔板交错布置的隔板引水装置,其中所述下隔板的底部与本体的底部连接,所述上隔板的顶部与本体的顶部保留一定的空隙,以允许气流通过,所述上隔板、下隔板的两侧与本体的内壁连接。
在本体的内部设有压力传感器,用以检测本体内部的压力信号,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报警器连接。
所述液位传感器位于接近本体顶部的位置。
所述液位传感器的位置低于所述上隔板的顶部高度,并且高于所述下隔板的顶部高度,以使本体内部的水肥液面高度不至于超过上隔板。
所述本体采用长方体形状。
所述上隔板、下隔板各设有至少5个。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臭氧与水肥溶解装置,通过上隔板、下隔板的设置,增加了水肥溶液在本体内部的行程,而通过液位传感器的设置,可以保证本体内部具有足够的臭氧接触空间,保证臭氧与水肥溶液充分溶解,通过压力传感器的设置可以避免本体内部压力过大而爆炸,保证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臭氧与水肥溶解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臭氧与水肥溶解装置,包括本体1和臭氧发生器2,所述本体1的左侧底部设有水肥入口11,本体1的右侧底部设有水肥出口12,本体1的顶部通过管路与所述臭氧发生器2连接,并且在管路上设有增压泵3;在本体1的内壁上设有液位传感器13,所述液位传感器13与所述增压泵3的控制开关31连接;在本体1内部设有若干个由上隔板14和下隔板15交错布置的隔板引水装置,其中所述下隔板15的底部与本体1的底部连接,所述上隔板14的顶部与本体1的顶部保留一定的空隙,以允许气流通过,所述上隔板14、下隔板15的两侧与本体1的内壁连接。
在本体1的内部设有压力传感器16,用以检测本体1内部的压力信号,所述压力传感器16与报警器4连接,当压力超过限值的时候,通过报警器报警,保证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所述液位传感器13位于接近本体1顶部的位置,这样可以节省本体内部的空间。
所述液位传感器13的位置低于所述上隔板14的顶部高度,并且高于所述下隔板15的顶部高度,以使本体内部的水肥液面高度不至于超过上隔板,这样即可保证本体1内部的液面永远不超过上隔板,但又会高于下隔板。
所述本体1采用长方体形状,当采用长方体形状的时候,本体内部可以具有足够长的行程空间。
所述上隔板14、下隔板15各设有至少5个,这样可以保证水肥溶液具有足够长的行程,促进水肥溶液与臭氧充分混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臭氧与水肥溶解装置,通过上隔板、下隔板的设置,增加了水肥溶液在本体内部的行程,而通过液位传感器的设置,可以保证本体内部具有足够的臭氧接触空间,保证臭氧与水肥溶液充分溶解,通过压力传感器的设置可以避免本体内部压力过大而爆炸,保证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343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