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翻转除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33973.5 | 申请日: | 2014-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218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缪琼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缪琼华 |
主分类号: | B01D36/04 | 分类号: | B01D36/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翻转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特别涉及一种自动翻转除杂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污水在进入污水处理系统之前,一般含有大量杂质,比如细小的悬浮物、纤维、纸浆、树叶、生活垃圾等。如果不将这些杂质清除掉,会影响后续的污水处理效果,也会对污水处理设备造成损坏,形成安全隐患。所以,清除污水中的杂质是一个必要环节,现有技术中处理杂质的方式一般是在污水处理前设置一个污水预处理池,通过沉淀和人工打捞来清除杂质。这种处理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清除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的自动翻转除杂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翻转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沉淀池,沉淀池内设有两个格栅板,格栅板上设有滤布,第一格栅板通过第一转轴连接沉淀池左壁,第二格栅板通过第二转轴连接沉淀池右壁,第一格栅板前端与沉淀池右壁之间的距离与第二格栅板的厚度相当,第二格栅板前端与沉淀池左壁之间的距离与第一格栅板的厚度相当;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均可沿沉淀池侧壁上下移动;沉淀池外侧还设有杂质收集池,沉淀池底部设有出水口。
进一步,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通过皮带连接电机转轴。
首先将第一格栅板和第二格栅板置于沉淀池底部,第一格栅板在上,第二格栅板在下,然后将污水注入沉淀池内,第一格栅板在转轴带动下上移,当上升到沉淀池口部时,第一格栅板在第一转轴带动下反转,将滤出的杂质翻到沉淀池外。此时第二格栅板在第二转轴的带动下上移,第一格栅板下移,当第一格栅板下移到第二格栅板下面以后,第一转轴带动第一格栅板转动,将第一格栅板放平。第二格栅板上升到沉淀池口部时,第二转轴带动第二格栅板翻转,将滤出的杂质翻出沉淀池,然后第二格栅板在第二转轴的带动下下移,此时第一格栅板开始水平上移,当第二格栅板下降到第一格栅板下面以后,第二转轴带动第二格栅板转动到水平状态,然后开始上移。如此反复,将沉淀池内的杂质分离出来。分离后的污水通过沉淀池底部的出水口进入污水处理系统,分离出的杂质进入杂质收集箱,然后集中处理。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沉淀池内设置两个格栅板,在格栅板上设置滤布过滤水中的杂质,通过格栅板的运动将水中的杂质带出。本实用新型具有不需要人工除杂,生产效率高,省时省力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格栅板翻转时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一格栅板下沉后第二格栅板上升后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二格栅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自动翻转除杂装置,包括沉淀池1、沉淀池1内设有两个格栅板,格栅板上设有滤布,第一格栅板2通过第一转轴2a连接沉淀池左壁1a,第二格栅板3通过第二转轴3a连接沉淀池右壁1b,第一格栅板2前端与沉淀池右壁1b之间的距离与第二格栅板3的厚度相当,第二格栅板3前端与沉淀池左壁1a之间的距离与第一格栅板2的厚度相当;第一转轴2a和第二转轴3a均可沿沉淀池侧壁上下移动;沉淀池1外侧还设有杂质收集池4,沉淀池底部设有出水口5。所述第一转轴2a和第二转轴3a通过皮带连接电机转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缪琼华,未经缪琼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339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