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火花成型机的多功能组合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33515.1 | 申请日: | 2014-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009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段海峰;梁键钊;吴济敏;梁向鹏;邓慈贵;郑榆山;黄国斌;黄奇林;李惠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慈贵;郑榆山 |
主分类号: | B23Q3/06 | 分类号: | B23Q3/06;B23H1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中浚雄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44254 | 代理人: | 刘各慧 |
地址: | 5108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火花 成型 多功能 组合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型电火花成型机的夹具。
背景技术
电火花机床又称数控电火花机床、电火花、火花机等是一种电加工设备。前苏联拉扎林科夫妇研究开关触点受火花放电腐蚀损坏的现象和原因时,发现电火花的瞬时高温可以使局部的金属熔化、氧化而被腐蚀掉,从而开创和发明了电火花加工方法。
现有使用在机床上的夹具一般有机用虎钳或专用夹具,但对于机用虎钳来说,一般智能装夹形状比较规则的工件,而对于专用夹具来说只能针对特有某种工件进行装夹,适用的范围小;另外,现有微型电火花机床的冷却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为了装夹的方便,提高冷却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火花成型机的多功能组合夹具。
为达到上述目的,电火花成型机的多功能组合夹具,包括夹具本体及底盘;夹具本体内具有腔体,夹具本体位于腔体的内壁底部设有台阶,台阶内形成有油腔,在夹具本体上设有与油腔相通的进油孔,在台阶上设有所述的底盘,底盘上设有紧固槽和出油孔。
上述结构,底盘用于安装夹具附件,而由于在底盘上设置了紧固槽,因此,根据不同的工件可选择不同的夹具附件,从而实现对不同工件的装夹,使得装夹方便,而且,对于同一夹具附件,可调节夹具附件相对于紧固槽的位置,因此,也可调节夹具附件的位置。由于设置了油腔、进油孔和出油孔,因此,冷却液通过进油孔进入到油腔内,油腔内的冷却液经出油孔到达工件上,实现由下而上的冷却,因此,冷却效果好,而且上述入油方式更是可以起到较好的冲屑作用,避免积碳现象的发生。由于该夹具由夹具本体、底盘组成,且根据工件的要求选择不同的夹具附件,夹具附件可随意更换,因此,可拆卸性好。另外,现有的平台为磁性平台,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夹具可与磁盘平台配套,装夹方便。
进一步的,在油腔内设有螺柱,在底盘上设有与螺柱位置对应的螺孔。该结构便于固定底盘。
进一步的,在夹具本体外设有围板,起到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微型电火花成型机的立体图。
图2为微型电火花成型机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3为微调装置的立体图。
图4为微调装置的俯视图。
图5为微调装置的A-A剖视图。
图6为安装有电火花成型机的多功能组合夹具的微型电火花成型机立体图。
图7为电火花成型机的多功能组合夹具的立体图。
图8为电火花成型机的多功能组合夹具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微型电火花成型机包括固定平台1、立柱2、垂直运动架3、垂向驱动装置、微调装置、纵向驱动装置、横向驱动装置及工作台装置。
立柱2设在固定平台1上。在立柱2上设有导杆21,垂直运动架3滑动的设在导杆21上。
所述的垂向驱动装置包括垂向驱动电机41、垂向丝杆42及垂向螺母43,垂向驱动电机41固定在立柱2的上端,垂向丝杆42的一端连接在垂向驱动电机41的输出轴上,且通过轴承和轴承座安装在立柱2上,垂向螺母43固定在垂直运动架4上,垂向螺母43与垂向丝杆42相啮合。
图1至图5所示,在垂直运动架3上设有轴套91,轴套91上设有主轴92,主轴92的上端设有驱动杆93,在垂直运动架3上设有往返驱动电机94,往返驱动电机94的输出轴上设有凸轮95,驱动杆93与凸轮95相接触。
如图2至图5所示,所述的微调装置包括球头套51及球头杆52,球头套51连接在主轴92上,球头套51上具有球形容置腔,球头杆52的球头部分容置在球形容置腔内,球头杆52的直杆部分伸出球头套,在球头套的圆周上设有二个以上的锁紧螺钉53。在主轴92上位于垂直运动架与球头套之间套有弹簧93,通过弹簧93位于主轴和球头套一向下的弹力,从而保证主轴的往返运动更加的可靠。
在球头杆52的直杆部分连接与绝缘套101,在绝缘套101上设有锁紧螺钉孔。所述的绝缘套101用于绝缘,通过设置锁紧螺钉孔,一方面便于固定刀具100,另一方面能将电流通过安装在锁紧螺钉孔上的锁紧螺钉传导到刀具上,这样,不仅能实现顺利的加工,而且接电快捷、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慈贵;郑榆山,未经邓慈贵;郑榆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335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十字梁加工装置
- 下一篇:双模板打扣系统的模板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