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半开烟道式烘干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33375.8 | 申请日: | 2014-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242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刘喜存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喜存 |
主分类号: | F26B17/12 | 分类号: | F26B17/12;F26B2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亿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220 | 代理人: | 熊雁 |
地址: | 710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开 烟道 烘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干燥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较为散碎的沫煤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伴随着煤的开采,为了提高煤炭质量,越来越多的煤炭要经水洗工艺,其产品均较为潮湿,水洗后,尤其是水洗后的沫煤含水量太高,导致了运输成本提高,煤炭热值下降,目前使用的干燥器,由于沫煤层通透性差,在烘干过程中不能对沫煤进行有效烘干,造成了煤炭干湿不一致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可以对沫煤进行彻底烘干的半开烟道式烘干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半开烟道式烘干器,包括筒体,筒体顶部设有入料口,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筒体内部自上而下被分割成若干层烘干腔室,每一层烘干腔室的底部均与其相邻的烘干腔室的顶部相连通;所述每一层烘干腔室均设有一通风入口和一通风出口,所述每一层烘干腔室中均设有若干层“∧”型阻挡板,且相邻两层“∧”型阻挡板之间呈“品”字形错开排列。
优选地,所述相邻两烘干腔室的通风入口与通风出口均为反向设置,且相每一烘干腔室的通风出口与其相邻的通风入口之间通过通风管道连通,且最后一层烘干腔室的通风出口处设有一抽风机。
优选地,所述筒体底部设有一卸料器。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卸料器为多管卸料器。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筒体顶部的入料口处设有一上料位计。
更进一步较优选地,所筒体底部的出料口处设有一下料位计,该下料位计设置于卸料器的上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半开烟道式烘干器,当煤从入料口进入干燥器中之后,在重力作用下进入各个腔室中,被每一层腔室中的“∧”型阻挡板阻挡后分离,均匀地散落在各个腔室中,热气可以从每一层腔室的通风入口和通风出口之间流动,物料水气通过半开烟道无压逸出,减少了烘干时间,避免了由于煤层堆积而造成烘干不彻底的现象,增强了烘干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较强。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2的结构主视图。
图3是实施例2的结构左视图。
图4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入料口;2-筒体;3-“Λ”型阻挡板;4-多管卸料器;5-出料口;6-上料位计;7-下料位计;8-通风管道;9-通风入口;10-通风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所述半开烟道式烘干器,包括筒体2,筒体2顶部设有入料口1,底部设有出料口5,所述筒体2内部自上而下被分割成若干层烘干腔室,每一层烘干腔室的底部均与其相邻的烘干腔室的顶部相连通;所述每一层烘干腔室均设有一通风入口9和一通风出口10。本实用新型在每一层烘干器中均设有若干“∧”型阻挡板3,且“∧”型阻挡板3在烘干腔室中自上而下呈品字形错开排列。
使用时,开采出来的沫煤通过烘干器顶部的入料口1投入,在煤自身的重力作用下,分别进入各个烘干腔室中,由于每一层烘干器中均设有若干“∧”型阻挡板3,且“∧”型阻挡板3在烘干腔室中自上而下呈品字形错开排列,因此在煤下落的过程中,可以有效防止煤在烘干腔室中的堆积,以保证煤均匀地分布在个各个烘干腔室中,避免了烘干腔室中煤层薄厚不一的情况,同时,本实施例在每一层烘干腔室均设有一通风入口9和一通风出口10,可以保证每一层烘干腔室中的沫煤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干燥。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述相邻两烘干腔室的通风入口9与通风出口10均为反向设置,且相每一烘干腔室的通风出口10与其相邻的通风入口9之间通过通风管道8连通,本实施例在筒体顶层的干腔室的通风出口10处设置了一个抽风机。
本实施例所述每一层烘干腔室的通风出口10和通风入口9之间均通过通风管道8相连,并在顶层烘干室的通风出口10处设置了一个抽风机,利用抽风机调动烘干器中空气的流动,并控制空气的流速。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或2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本实施例所述筒体底部设有一多管卸料器4,并在筒体的顶部设有一上料位计6,底部设有一下料位计7。
本实施例可以利用筒体顶部和底部的上料位计6和下料位计7控制筒体内物料的量,利用多管卸料器4控制沫煤的排出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喜存,未经刘喜存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333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