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配液系统人、手孔投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32484.8 | 申请日: | 2014-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28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郑效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东富龙拓溥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东富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02 | 分类号: | B65D8/02;B65D25/28;B65D7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01109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系统 投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配液系统人、手孔的投料装置,属于制药装备配液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配液系统是制药工业的核心设备之一,主要内容为药液调制设备的设计与制作。在药液调制行业,一种产品往往由几种甚至十几种原材料混合搅拌组成,这些原材料又有很多的替代料或指定物料。为了降低成本,应最大程度上投入物料。产品生产的过程中,每种原材料或者替代物的料型、重量、混合工序、混合时限都有明确的规定。一个小小的生产步骤出错,设置会导致整批产品的报废。
据调查,目前在中小型制药企业中,在一个个物料装入倒出的过程中,很可能造成粉尘的飞扬,即浪费了物料,又污染了场地,还对设备的CIP带来了很大的工作量,这就为企业生产高质量的药品带来了很多困难,由此可以看出,要尽量减少粉尘污染,节约物料成本,杜绝人为错误,这就要求针对中小型医药企业的实际需要,设计出符合他们要求的设备,即要考虑经济条件的限制,又要考虑场地的要求,常言说: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消除物料的交叉污染,对环境的污染、原料的浪费,减小工人的劳动强度,保证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进一步提高药品生产的质量和精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配液系统人、手孔投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筒体底部由底板密封,在筒体顶部可拆卸地对接有锥形筒,锥形筒与筒体相通,在锥形筒与筒体共同形成的容置空间内设有无尘袋,在锥形筒顶部设有与其相通的卡箍式平接头一,在卡箍式平接头一上设有与其相通的过渡段,在过渡段的外圆周面上设有卡块,在卡箍式平接头二的周面上设有卡槽,卡块卡入卡槽内使得过渡段与卡箍式平接头二卡接。
优选地,在所述筒体及所述锥形筒上分别设有锁紧块及安装块,连接杆的一端与安装块铰接,连接杆下翻到位后由锁紧块将其另一端锁紧,使得筒体与锥形筒对接。
优选地,所述卡箍式平接头一与所述过渡段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
优选地,在所述筒体上设有把手。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卡箍式平接头易于对接、拆卸。在配液罐体上封头处,可以通过对接固定住投料装置,方便人员操作。体积小,适用于大部分配液系统。
第二、投料装置内置无尘投料袋,运输过程中物料处于封闭环境安全无污染。投料时解开无尘投料袋,直接把无尘袋内的物料投入罐体,罐体与投料装置本身没有粉尘污染,节约物料,保护环境。
第三、整个投料过程中,无尘袋内的物料始终与外界隔绝,保证物料的安全、产品的质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投料装置,即简单易于制造,又方便易于操作,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整个过程进满足GMP要求,节约人力、物料和时间,且有助于保证药品的稳定性和无菌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配液系统人、手孔投料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配液系统人、手孔投料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卡箍式平接头二示意图;
图4为过渡段示意图;
图5为卡箍式平接头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配液系统人、手孔投料装置,其外观为一带把手的壶样式,整体可分为筒体8、锥形筒4、卡箍式平接头一3、过渡段2、卡箍式平接头二1这几大部分。筒体8底部由底板10密封,在筒体8上设有把手9。在所述筒体8及所述锥形筒4上分别设有锁紧块7及安装块5,连接杆6的一端与安装块5铰接,连接杆6下翻到位后由锁紧块7将其另一端锁紧,使得筒体8与锥形筒4对接。锥形筒4与筒体8相通,在锥形筒4与筒体8共同形成的容置空间内设有无尘袋,在锥形筒4顶部设有与其相通的如图5所示的卡箍式平接头一3。在卡箍式平接头一3上设有与其相通的如图4所示的过渡段2,卡箍式平接头一3与过渡段2之间通过密封圈11密封。在过渡段2的外圆周面上设有卡块2-1,在如图3所示的卡箍式平接头二1的周面上设有卡槽1-1,卡块2-1卡入卡槽1-1内使得过渡段2与卡箍式平接头二1卡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东富龙拓溥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东富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东富龙拓溥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东富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324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制造衬底以及半导体结构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轻钢结构抗震房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