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奈米竹炭垫体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232196.2 | 申请日: | 2014-05-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86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 发明(设计)人: | 仇育育;张伟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石门伟业汽车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39 | 分类号: | G06F3/039;B32B3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31572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奈米竹炭垫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垫体,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奈米竹炭纤维的鼠标垫,提升用户于使用计算机鼠标时的舒适感,进一步可让使用者手腕部位血液更加通畅的奈米竹炭垫体。
背景技术
传统鼠标垫为全平面形态,由于人的手腕靠近手掌的一侧骨头比较突出,并非完全平面,因此撑靠于该鼠标垫时着力点会集中在骨头部位,长时间操作将造成该骨头部位容易发生酸痛不适及长茧的情形。
基于这种现实,有业者研发出一种顶面上具有腕靠体的改良式鼠标垫;由于鼠标垫本身是比较坚硬的材质制成,而腕靠体通常是采用具弹性材质(如:硅胶、泡棉、莱卡布料等)所制成,以获得舒适的靠放效果,而现有此种具有腕靠体的鼠标垫结构形态,通常是通过多层复合式方式,将一硬质基材、一弹性腕靠体以及一布质表层加以层迭并压合成一体状。然而,这种结构形态于实际应用经验中发现,由于材料上须先分别制成硬质基材、弹性腕靠体、布质表层三个独立个体,然后再通过模具进行三者的热压结合过程,如此,不仅在材料方面使用过多不同材质的物体所制成,无意间制造成本过高的问题。另外,由于该鼠标垫表层所铺设的材质是为一般市面上较柔软的布料,并无其他对人体有益的功效,且长时间使用后于表层的布料则会滋长细菌,让使用者长期处于充满细菌的环境下工作,实属不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奈米竹炭垫体,其能提升用户于使用计算机鼠标时的舒适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奈米竹炭垫体,其包括一鼠标垫以及组合于所述鼠标垫承靠面上的一腕体,所述腕体顶端高于鼠标垫承靠面,以供使用者手腕靠放,在所述腕体的表面是披覆一层具有奈米竹炭纤维的披覆体,所述披覆体具有弹性。
进一步,所述腕体进一步延设有一披覆奈米竹炭纤维的披覆体的鼠标垫。
进一步,所述奈米竹炭纤维为高功能的奈米机能性纤维。
进一步,所述奈米机能性纤维为抗静电纤维、抗菌纤维、阻燃纤维、远红外线纤维、及抗紫外线纤维其中的一种。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使用者可利用具有奈米竹炭纤维的鼠标垫,提升用户于使用计算机鼠标时的舒适感,进一步可让使用者手腕部位血液更加通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其中:1、2奈米竹炭垫体,10、10a鼠标垫,11、11a、21腕体,12、22奈米竹炭纤维,13、23披覆体,14奈米机能性纤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奈米竹炭垫体1,其包括一鼠标垫10以及组合于所述鼠标垫10承靠面上的一腕体11,其中,所述腕体11顶端高于鼠标垫10承靠面,用以可供使用者手腕靠放。在所述鼠标垫10及所述腕体11的表面披覆一层具有奈米竹炭纤维12的披覆体13,且所述披覆体13是为一弹性材质(如图2所示)。所述奈米竹炭纤维12也可以为高功能的奈米机能性纤维14(如图3所示)。
通过上述的结构、组成设计,就本实用新型的使用作动情形说明如下,请同时配合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由于所述鼠标垫10及所述腕体11为一体成形,以供使用者手腕靠放,然而在所述鼠标垫10及所述腕体11上铺设有一层具有奈米竹炭纤维12的披覆体13,且所述披覆体13是为一弹性材质。由于奈米竹炭纤维12是以孟宗竹经高温锻烧,以高科技研磨成奈米级粉体,直接熔融植入纤维,如此,使其具有健康机能,如:吸湿、除臭、抑菌及增温功能外,再经研磨成奈米级粉末添加抽丝而成,使布料长期维持柔软舒适感,具保温、调湿、除臭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石门伟业汽车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石门伟业汽车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321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