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流控表面增强拉曼测试芯片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32065.4 | 申请日: | 2014-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296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尹彦;叶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1/65 | 分类号: | G01N21/65;B01L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汇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1 | 代理人: | 范晓斌;薛峰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流控 表面 增强 测试 芯片 | ||
1.一种微流控表面增强拉曼测试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硬质基板(20);
第二硬质基板(30),与所述第一硬质基板(20)相对平行设置;以及
由具有SERS活性的金属材料形成的金属层(40),设置在所述第一硬质基板(20)和所述第二硬质基板(30)之间,并由所述第一硬质基板(20)延伸至所述第二硬质基板(30);
其中,所述金属层(40)包括由多个金属柱(12)形成的金属柱群,每一所述金属柱(12)沿从所述第一硬质基板(20)到所述第二硬质基板(30)的厚度方向延伸,并且所述金属柱群中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金属柱(12)之间形成供待测流体通过的微流道(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柱(12)在垂直于其延伸方向上的截面的尺寸为纳米量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测试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硬质基板(20)由透明且导电的材料制成,所述金属柱群从所述第一硬质基板(20)开始朝向所述第二硬质基板(30)的厚度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层(40)还包括位于所述金属柱群与所述第二硬质基板(30)之间的金属覆盖膜(14),所述金属覆盖膜(14)与所述金属柱群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控表面增强拉曼测试芯片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硬质基板(20)与所述金属层(40)之间的第一粘结层,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硬质基板(30)与所述金属层(40)之间的第二粘结层;所述第一粘结层由透明导电粘结剂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柱群垂直于所述第一硬质基板(20)和所述第二硬质基板(30)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柱群中每个所述金属柱(12)的竖直高度为3μm~12μ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测试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柱群中每个所述金属柱(12)的竖直高度为6μ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柱(12)的密度为1ⅹ108个/cm2~6ⅹ108个/cm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柱(12)为圆柱结构时,所述金属柱(12)的直径为10nm~40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3206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适用于电位器的自动卸料装置
- 下一篇:气门棒料步进上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