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蓄电池单体更换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230963.6 | 申请日: | 2014-05-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01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 发明(设计)人: | 徐有琳;李峰;龚俊祥;李荣超;孙德胜;张菁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威海供电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 |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37202 | 代理人: | 于涛 | 
| 地址: | 100761 北京市西城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单体 更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供电技术瓴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变电站直流系统中蓄电池单体更换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变电站集中组装的蓄电池组中的个别蓄电池因发热、膨胀、充电电压、环境温度等因素失效、损坏,所以要定期检查,对失效或损坏的蓄电池要及时进行更换,蓄电池单体更换的难度极大,现在一般由两至三人采用提拉的方式更换蓄电池单体,在更换过程中很容易操作不当而发生蓄电池短路、直流系统接地、工作人员挤伤手脚等事故,蓄电池单体更换工作费时费力、效率低、断电时间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安全性好、工作效率高的变电站直流系统中蓄电池单体更换装置装置。
本发明可以通过如下措施达到:
一种蓄电池单体更换装置,包括支架、操作杆、弧形滑杆和拉绳,其特征在于支架下端设有滚轮,支架上端设有横梁,操作杆前端铰接在横梁中部,操作杆中部下侧与弧形杆相连接,拉绳一端经拉环与弧形杆相连接,拉绳另一端与横担中间相连接,横担两端分别设有与蓄电池单体相连接的螺栓。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弧形杆两端与操作杆相连接,弧形杆与操作杆设在同一垂直面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弧形杆的前端经设有与操作杆相连接的连接挡杆,以加固弧形杆和为拉环定位。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支架设有左支杆、右支杆、底座和横梁,左支杆的右支杆的下端与底座相连接,左支杆和右支杆的上端与横梁相连接,底座上设有两排滚轮,每排滚轮至少设有两个滚轮。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支架的底座放在电池组槽上,两排滚轮设在电池组槽的槽边上,支架可沿电池组槽滚动,将螺栓与更换的电池单体相连接,抬起操作杆使更换的电池单体拉出并移出,再将螺栓与新的电池单体相连接,移动动到更换处放下操作杆即将新电池单体放入,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好更换电池单体成本低、效率高、经济效益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所示:一种蓄电池单体更换装置,包括支架、操作杆1、弧形滑杆2和拉绳3,其特征在于支架下端设有滚轮4,支架设有左支杆5、右支杆6、底座7和横梁8,左支杆5的右支杆6的下端与底座7相连接,左支杆5和右支杆6的上端与横梁8相连接,底座7上设有两排滚轮,每排滚轮至少设有两个滚轮4,滚轮4、左支杆5、右支杆6、底座7和横梁8的相互连接关系与现有技术相同,此不赘述,支架上端设有横梁8,操作杆1前端铰接在横梁8中部,操作杆1中部下侧与弧形杆2相连接,拉绳3一端经拉环9与弧形杆2相连接,拉绳3另一端与横担11中间相连接,横担11两端分别设有与蓄电池单体相连接的螺栓12,所述的弧形杆2两端经连杆与操作杆1相连接,弧形杆2与操作杆1设在同一垂直面上,所述的弧形杆2的前端经设有与操作杆相连接的连接挡杆10,以加固弧形杆和为拉环定位,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支架的底座放在电池组槽上,两排滚轮设在电池组槽的槽边上,支架可沿电池组槽滚动,将螺栓与更换的电池单体相连接,抬起操作杆使更换的电池单体拉出并移出,再将螺栓与新的电池单体相连接,移动动到更换处放下操作杆即将新电池单体放入,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好更换电池单体成本低、效率高、经济效益高等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威海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威海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309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