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蒸汽铜线拉丝退火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30701.X | 申请日: | 2014-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39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梁胜;周吉波;李会牙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万宝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56 | 分类号: | C21D9/56;C21D9/573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朱晓光 |
地址: | 231202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蒸汽 铜线 拉丝 退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铜线拉丝退火机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无蒸汽降温保护的铜线拉丝退火机。
背景技术
在铜线拉丝制造行业,为了防止铜线氧化,传统的铜线拉丝退火目前全部采用蒸汽保护。
采用蒸汽保护的弊端是:蒸汽锅炉耗电9~12Kw,由于采用蒸汽保护,铜线出口处的温度较高,蒸汽缭绕,环境不友好。
由此可知,传统技术即耗能又不环保。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无蒸汽铜线拉丝退火机。
本实用新型亦采用线接触式短路发热退火原理,合理地加长预热长度、退火长度和冷却长度,满足铜线退火工艺要求,提高了铜线退火后的伸长率,同时提高了设备生产速度,本实用新型退火电源为直流,退火主机过线部分设有封闭的保护罩,保证了设备的安全操作。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设计制造一种无蒸汽铜线拉丝退火机,包括:第一接触轮、第二接触轮和第三接触轮;
所述第一接触轮和第二接触轮之间构成退火预热段;
所述退火预热段由导轮组将铜线运行路线拉长;
所述第三接触轮设置于机箱的下部,浸于冷却水箱之内;
所述第二接触轮设置于机箱的上部,第二接触轮与第三接触轮之间的距离在1.4m~1.7m之间;
在第三接触轮出线的上方,设置第一退火室以及第二退火室;
一水泵将冷却水泵入第一退火室以及第二退火室;
所述第一退火室以及第二退火室有第一溢水口以及第二溢水口;
所述第二退火室的出口为铜线退火后的出口。
所述的导轮组包括4只以上,8只以下的导轮,铜线从第一接触轮行进到第二接触轮的距离范围为4m~6m。
所述第三接触轮、第一退火室、第二退火室、冷却水箱置于封闭的退火匣中运行。
所述的冷却水箱中的冷却水中包含5%的乳化液。
在所述第二退火室的出口处,设置一吹风机,对准出口处导线吹风。
所述第二接触轮连接退火电源的正极,第一接触轮和第三接触轮连接退火电源的负极。
在机箱的下部,设置一定速轮,通过传动介质与拉丝机上的出线轮链接,二者同步运行。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的无蒸汽铜线拉丝退火机通过加长预热长度、退火长度和冷却长度,增加退火室容积,保证冷却水的循环量,满足了铜线退火工艺要求,提高了铜线退火后的伸长率,同时也提高了设备生产速度。本实用新型省掉了传统的蒸汽锅炉,大大的降低了能耗,节约了生产成本,同时净化了生产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无蒸汽铜线拉丝退火机方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无蒸汽铜线拉丝退火机与之链接的拉丝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现结合附图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然而所述实施例仅为提供说明与解释之用,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如图1~图2所示,设计制造一种无蒸汽铜线拉丝退火机,包括:
第一接触轮11、第二接触轮31和第三接触轮41;
所述第一接触轮11和第二接触轮31之间构成退火预热段;
所述退火预热段由导轮组将铜线2运行路线拉长;
所述第三接触轮41设置于机箱1的下部,浸于冷却水箱75之内;
所述第二接触轮31设置于机箱1的上部,第二接触轮31与第三接触轮41之间的距离在1.4m~1.7m之间;
在第三接触轮41出线的上方,设置第一退火室51以及第二退火室52;
一水泵76将冷却水泵入第一退火室51以及第二退火室52;
所述第一退火室51以及第二退火室52有第一溢水口61以及第二溢水口62;
所述第二退火室52的出口为铜线2退火后的出口。
所述的导轮组包括4只以上,8只以下的导轮,铜线2从
第一接触轮11行进到第二接触轮31的距离范围为4m~6m。
所述第三接触轮41、第一退火室51、第二退火室52、冷却水箱75置于封闭的退火匣71中运行。
所述的冷却水箱75中的冷却水中包含5%的乳化液。
在所述第二退火室52的出口处,设置一吹风机89,对准出口处导线吹风,用以干燥段没有完全蒸发掉的水份确保线材不容易氧化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万宝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万宝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307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体液的细胞分析
- 下一篇:一种接地线自动绕线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