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工作方式的压电双晶片执行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29891.3 | 申请日: | 2014-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136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李智敏;朱永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智敏;朱永锋 |
主分类号: | H02N2/00 | 分类号: | H02N2/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蔡和平 |
地址: | 710038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作 方式 压电 双晶 执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工作方式的压电双晶片执行器。
背景技术
在人们发现电气石的压电效应以后,便开始了压电学的历史。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近年来各种压电材料性能有了质的进步,逐渐进入相关的工业领域,压电陶瓷执行器是新型的微位移器件,在精密定位、微机电系统、微纳米制造技术、纳米生物工程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目前,作为压电执行器都是利用压电材料的逆压电效应,即给压电元件通电,晶体在外电场激励下,晶体在某个方向将产生变形(应变),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随着各种压电材料的发展,压电执行器凭借其体积小、功耗低、响应快、噪声污染小等优点,在一些行业中逐渐替代传统的电磁类执行器,如电磁铁类执行器、电机类(如步进电机、伺服电机)、气动液压类的汽缸液压缸等等。现有的压电双晶片执行器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工作方式单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一种结构简单的多工作方式的压电双晶片执行器。
为了达到如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由第一、二压电元件以及导电中间基片组成的三叠结构,导电中间基片夹设在第一、二压电元件之间,三叠结构的一端是用于产生形变弯曲的自由端,三叠结构的另一端为夹持端;其中,三叠结构的另一端中导电中间基片与外部驱动信号电路相连,第一压电元件和/或第二压电元件与外部驱动信号电路相连。
所述的外部驱动信号电路的正极与导电中间基片相连,外部驱动信号电路的负极与第一压电元件和/或第二压电元件相连。
所述的外部驱动信号电路的负极分别与第一压电元件的正极和/或第二压电元件的负极相连。
所述的第一、二压电元件的另一端与外部驱动信号电路相连时,外部驱动信号电路由第一外部驱动信号电路和第二外部驱动信号电路组成,第一、二外部驱动信号电路的负极均与导电中间基片相连,第一外部驱动信号电路的正极与第一压电元件相连,第二外部驱动信号电路的正极与第二压电元件相连。
所述的第一外部驱动信号电路的正极与第一压电元件的正极相连,第二外部驱动信号电路的正极与第二压电元件的正极相连。
所述的第一外部驱动信号电路的正极与第一压电元件的负极相连,第二外部驱动信号电路的正极与第二压电元件的负极相连。
所述的第一、二压电元件采用含单层压电晶体的压电元件或多层压电叠片,第一、二压电元件的形状为片状、条状、薄膜或半柱状。
所述的导电中间基片分别与第一、二压电元件通过导电粘胶粘接在一起;或者导电中间基片分别与第一、二压电元件通过金属凸起筋嵌合在一起。
所述的外部驱动信号电路设置在封装管或壳体中,外部驱动信号电路通过设置在封装管或壳体上的引线与导电中间基片相连,外部驱动信号电路通过设置在封装管或壳体上的引线与第一压电元件和/或第二压电元件相连。
所述的三叠结构的一端套设有连接三叠结构和负载的连接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二压电元件以及夹设在第一、二压电元件之间的导电中间基片构成了三叠结构,利用第一、二压电元件的横向压电效应,当通过外部驱动信号电路在双晶片的两极之间施加电压控制时,能够使第一、二压电元件产生弯曲,从而实现整个三叠层结构自由端的弯曲,使自由端的按照设定的方向移动设定的距离。同时,由于外部驱动信号电路与第一压电元件和/或第二压电元件相连,因此,三叠层结构与外部驱动信号电路的连接方式多种多样,当一个压电元件出现故障时,是不会影响整个执行器的工作的。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外部驱动信号电路只要与第一压电元件和/或第二压电元件、导电中间基片连接就能工作,因此,外部驱动信号电路以及第一、二压电元件的正负极连接关系是多种多样,而这种多种多样的连接关系决定了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式也是多样化的,最后,本实用新型仅仅通过三叠结构与外部驱动信号电路的连接即可实现压电双晶片的工作,因此,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三叠结构的第一种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技术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技术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技术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四种技术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三叠结构的第二种连接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智敏;朱永锋,未经李智敏;朱永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298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