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型截骨刀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229547.4 | 申请日: | 2014-05-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335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 发明(设计)人: | 孙翊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翊夫 |
| 主分类号: | A61B17/3209 | 分类号: | A61B17/3209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型截骨刀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型截骨刀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脊柱截骨出血多、易伤神经是脊柱手术的难题,尤其是椎体的截骨出血多使有些手术终止或者改为前后联合,扩大了创伤和风险。脊柱截骨技术是脊柱外科手术的重要技术之一。
目前截骨主要使用传统骨刀、磨钻,容易损伤脊髓、神经根及硬膜囊。手术时间较长,出血量多,手术风险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传统的骨刀、磨钻,容易损伤脊髓、神经根及硬膜囊。手术时间较长,出血量多,手术风险高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提高工作效率的L型截骨刀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L型截骨刀的装置,该L型截骨刀的装置包括:L型刀片、支撑臂、刀柄;
L型刀片设置在L型截骨刀的装置的顶端,支撑臂与L型刀片连接,刀柄与支撑臂连接,刀柄设置在L型截骨刀的装置的尾部。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
进一步,设置用于跨过脊髓直接对脊髓腹侧椎体进行切割L型刀片。
进一步,设置用于保证L型截骨刀的强度支撑臂。
进一步,采用机床切割,制成L型,保留完整的刃部的L型刀片。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将传统宽刃骨刀在机床上进行切割,制成L型,保留完整的刃部,支撑臂保留足够的厚度以保证强度;可以将传统截骨中最难以处理脊髓腹侧骨块整块拿出,而不必对脊髓施加任何额外力量,从而从理论上极大地降低了损伤脊髓的可能性。本实用新型的L型截骨刀,可以跨过脊髓直接对脊髓腹侧椎体进行切割,可以大幅缩短手术时间,降低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L型截骨刀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L型刀片;2、支撑臂;3、刀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本实用新型不存在软件或方法的创新。
请参阅图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L型截骨刀的装置主要由L型刀片1、支撑臂2、刀柄3组成;
L型刀片1,作为L型截骨刀的重要部分,用于跨过脊髓直接对脊髓腹侧椎体进行切割;支撑臂2与L型刀片1连接,用于保证L型截骨刀的强度;刀柄3与支撑臂2连接,作为L型截骨刀的手持部分。
本实用新型的L型刀片1的制作方法为:将传统宽刃骨刀在机床上进行切割,制成L型,保留完整的刃部。
支撑臂2保留足够的厚度以保证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L型截骨刀的使用方法为:手术过程中,先将欲截除椎体的后方结构去除,暴露完整的硬膜囊及神经根,使用双极电凝结扎硬膜外静脉丛,分离腹侧硬膜与后纵韧带之间的粘连,从双侧神经根孔伸入咬骨钳,将椎体前方骨质结构小心去除,在椎体前方保留锥形骨块,将L型截骨刀小心插入硬膜腹侧,使用鼓槌打压,在上下椎体终板水平进行切割。然后将硬膜囊小心牵向一侧,将骨块取出。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翊夫,未经孙翊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295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胫骨近端后方支撑锁定钢板
- 下一篇:燃气灶的阀体组件和燃气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