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LED驱动电路的电荷控制装置及LED驱动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29074.8 | 申请日: | 2014-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122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陈亦飞;李家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绿源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博锐专利事务所 44275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led 驱动 电路 电荷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显示驱动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用于LED驱动电路的电荷控制装置及LED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LED显示屏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人们对LED显示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高端显示屏领域,高刷新率和高清晰度以及大尺寸是大部分用户所要求的。然而,现有技术生产的LED显示屏,若要达到高刷新率和大尺寸往往就必须牺牲图像显示的清晰度,这就离高清的距离会越来越远。而导致上述图像清晰度变差的主要原因在于现有技术中,LED显示屏的行线和列线在工作过程中会存在着寄生电容,而现有LED驱动电路在行扫描的过程中,寄生电容上的电荷均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即当行扫描结束后,由于寄生电容的存在,该行显示不会立刻消失,而此时立刻开始下一行扫描就会产生传统意义上的LED显示屏上、下行之间串扰现象,若置之这种情况不理,则即使实现了高刷新率显示,也会导致整个LED显示屏在显示上图像的清晰度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受限于现有LED驱动电路中寄生电容缺乏控制,现有技术中还无法完全的满足在高刷新率和大尺寸的情况下同时确保高清晰度显示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消除LED显示屏驱动的行扫描过程中产生的寄生电容,从而使得LED显示屏在高刷新率和大尺寸的情况下也能实现高清晰度显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LED驱动电路的电荷控制装置,它包括比较模块与开关模块;所述比较模块设有预设电压输入端、恒流关断电压输入端及使能端三个输入端,比较模块输出连接开关模块的使能端,所述开关模块串接于LED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电源间;
上述中,所述比较模块为比较器,比较器的正极为预设电压输入端,负极为恒流关断电压输入端;所述开关模块为MOS管,MOS管的栅极连接比较器输出端,MOS管的漏极连接电源,源极连接LED驱动电路的输出端;
上述中,所述比较器根据使能端控制开启检测LED驱动电路的恒流关断电压,且当恒流关断电压小于预设电压输入端输入的预设电压时使能开关模块;所述开关模块根据使能导通LED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电源;
上述中,所述输入的预设电压不大于LED驱动电路中驱动管的阈值电压。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LED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上所述的电荷控制装置;
上述中,它包括控制芯片、电压跟随器、驱动管及恒流模块;所述控制芯片输出有使能信号;所述电压跟随器设有使能端,参考电压端输入端及反馈端三路输入,电压跟随器的输出与驱动管的使能端相连,驱动管的一端为输出端,另一端串接恒流模块后接地,驱动管另一端还连接电压跟随器的反馈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于LED控制电路中,通过比较模块对缓慢下降的恒流关断电压进行实时检测比较,一旦低于预设电压即使能开关模块,使得电源与输出端电压相同,实现对LED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进行电荷消除,从而有效避免了行扫描间隙中,由于寄生电容放电而导致的显示暂留问题,进而克服了传统意义上高刷新率下LED显示屏出现的上、下行之间串扰现象,使得高刷新率和大尺寸的情况下同时确保高清晰度显示的需求得以实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
图1为本实用新型LED驱动电路的具体示例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通过对LED驱动电路中输出驱动管的栅电压判断从而在适宜时间对LED显示屏各列线的寄生电容进行电荷消除,以达到有效的消除串扰现象的目的,从而使驱动电路模块对LED显示屏中各列LED实现精确的恒流控制,大大提高了LED显示屏的显示质量。
本实用新型还一种用于LED驱动电路的电荷控制装置,它包括比较模块与开关模块。其中比较模块设有预设电压输入端、恒流关断电压输入端及使能端三个输入端,比较模块输出连接开关模块的使能端,所述开关模块串接于LED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电源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绿源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绿源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290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膨胀螺丝
- 下一篇:一种能自切底与反扣力机构相结合的机械锚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