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集海洋底栖生物的拖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28936.5 | 申请日: | 2014-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602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薛彬;郭远明;朱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73/02 | 分类号: | A01K73/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602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集 海洋 底栖生物 拖网 装置 | ||
1.一种采集海洋底栖生物的拖网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拖拽绳索(13),拖网箱、平衡杆(7)及配重杆(12),所述拖网箱包括端部开口的V形箱体(4),V形箱体由V形箱体框架(41)及设置在V形箱体的四个侧面上的网状隔层(42)构成,所述平衡杆设置在靠近V形箱体底边的V形箱体框架上,且平衡杆与V形箱体底边相平行;所述V形箱体的端部开口的中部设有安装板(1),该安装板两侧的V形箱体端部开口处分别形成拖网箱的采集入口,所述安装板的相对两侧边处分别设有封遮两采集入口的端盖(3),两端盖分别通过第一铰接轴(2)铰接在安装板上,且第一铰接轴与平衡杆相平行;两端盖与V形箱体之间分别设有用于开闭端盖的自动开闭端盖机构;所述安装板中部设有过渡连接杆(10),所述配重杆的一端通过第二铰接轴(11)铰接在过渡连接杆端部,且第二铰接轴与平衡杆相平行;所述拖拽绳索的端部固定在配重杆的另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集海洋底栖生物的拖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自动开闭端盖机构(9)包括固定设置在端盖上、并靠近第一铰接轴的第三铰接轴(91),通过第四铰接轴(92)铰接在V形箱体框架上的受力板(93)及连杆(94),所述第三及第四铰接轴与第一铰接轴相平行,且第四铰接轴位于V形箱体侧面上并靠近端盖,所述受力板与平衡杆相平行,受力板的端部还设有与第一铰接轴相平行的第五铰接轴(95),所述连杆的一端铰接在第三铰接轴上,另一端铰接在第五铰接轴上,且连杆V形箱体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集海洋底栖生物的拖网装置,其特征是,当受力板绕第四铰接轴旋转并抵靠在V形箱体的侧面上时,端盖将绕第一铰接轴旋转开启采集入口;当拖拽绳索将拖网箱提起后,所述端盖将绕第一铰接轴旋转关闭采集入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采集海洋底栖生物的拖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V形箱体中部的V形箱体框架上设有与平衡杆相平行的第一栅格状防护隔层(5),且第一栅格状防护隔层表面上设有过滤网;所述各网状隔层位于第一栅格状防护隔层与V形箱体上端口之间的V形箱体框架上,所述V形箱体框架上、位于第一栅格状防护隔层与平衡杆之间设有可使第一栅格状防护隔层上的过滤网保持畅通的防堵塞装置(6),该防堵塞装置包括通过转轴(63)可转动设置在V形箱体框架上的滚筒(64),若干设置在滚筒表面上的刷毛(65)及分别固定设置在滚筒两侧的转轴上的驱动轮(62),所述转轴与平衡杆相平行,所述刷毛沿转轴径向延伸,且第一栅格状防护隔层上的过滤网与转轴之间的间距小于刷毛端部与转轴之间的间距;所述两驱动轮位于V形箱体框架外侧,且两驱动轮的表面上周向均布由若干径向延伸的阻力板(6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采集海洋底栖生物的拖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转轴与阻力板端部之间的间距大于转轴与V形箱体侧面之间的间距。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采集海洋底栖生物的拖网装置,其特征是,V形箱体上、与平衡杆相平行的V形箱体的两侧面上的网状隔层均由设置在V形箱体框架上的第二栅格状防护隔层与设置在第二栅格状防护隔层内侧的过滤网构成;V形箱体上、另外两侧面的网状隔层直接由过滤网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采集海洋底栖生物的拖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安装板呈矩形,且安装板与平衡杆相平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未经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2893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圆形水产养殖容器专用捞网
- 下一篇:一种家蚕人工饲料自动给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