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无肝素血液透析的体外透析管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28169.8 | 申请日: | 2014-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169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吴春燕;应迎娟;周彩萍;倪红;袁爱琴;陆明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14 | 分类号: | A61M1/14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张法高;赵杭丽 |
地址: | 310016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肝素 血液 透析 体外 管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医疗仪器,涉及体外透析管路,特别涉及一种无肝素血液透析的体外透析管路。
背景技术
血液透析时,患者血液与血管通路、一次性透析管路和透析器相链接,常规采用肝素抗凝,对具有出血倾向的透析患者,为避免出血的发生,则采用无肝素透析,而无肝素透析最主要的并发症是凝血,这既影响透析的效果,又造成患者血液的丢失。
在行无肝素血液透析治疗时,可触发机体的凝血酶系统,使得在透析器和血路管中发生凝血,尤其是当静脉壶血块突然松动脱落堵塞静脉壶,使血液循环被迫停止,又无法立即回血,从而导致静脉壶以外的管路和透析器继发出现凝血,将导致病人血液的丢失、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病人生命。
目前,无肝素血液透析期间,我们常规采用生理盐水在既定的时间内规定的量冲洗管路,观察透析器及管路是否发生血凝块,如果发现静脉壶有大的血凝块,给与回输血液,更换管路后继续透析治疗,尽管如此,临床中发现尽管是不大的血凝块,如果突然脱落也将导致堵塞而无法将血液回输。
无肝素血液透析发生凝血的部位常见于动脉壶、透析器、静脉壶。一般来说,动脉壶及透析器不会发生突然堵塞导致血液无法输回,但是,静脉壶一旦发生突然堵塞则导致无法将病人的血液快速安全的输回病人体内,并且被迫停止透析,临床上多被迫采用丢弃患者血液结束治疗,这样的操作将导致患者血液丢失,有加重病情的危险。
综上所述,目前行无肝素血液透析治疗时存在的不足之处:主要在于遇到静脉壶血块突然松动脱落堵塞静脉壶时无法快速、安全的建立血液循环,将患者的血液回输;无法快速恢复血液透析;无法在减少耗材的同时继续无肝素透析治疗;这些不足不仅使得治疗的费用增多、患者血液的丢失,导致医疗纠纷,甚至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次性无肝素血液透析的体外透析管路,是一种简便、安全的一次性无肝素血液透析管路,主要解决原有的一次性血液透析管路在无肝素透析时发生静脉壶堵塞后,无法快速的恢复血流通畅。
本实用新型一次性无肝素血液透析的体外透析管路,由主杆导管、第一弹性夹、第二弹性夹、第三弹性夹、第四弹性夹、第一静脉壶、第二静脉壶、小弹性夹、末端带静脉压力传感器导管、带小弹性夹的分支导管和导管组成,主导管的一端为Y形,分别连接第一静脉壶和第二静脉壶,导管的一端为Y形,分别连接第一静脉壶和第二静脉壶的另一端,形成并联回路,第一弹性夹位于主杆导管和第一静脉壶之间,第二弹性夹位于主杆导管和第二静脉壶之间,第三弹性夹位于第一静脉壶和导管之间,第四弹性夹位于第二静脉壶和导管之间,第一静脉壶和第二静脉壶分别设有一根配有小弹性夹的末端带静脉压力传感器导管和一根带小弹性夹的分支导管。
一次性无肝素血液透析的体外循环管路整体放入包装袋内,密封后采用环氧乙烷灭菌。
本实用新型是在原有的一次性使用的血液透析管路基础上进行改进,在保留原有血路管的各部分结构外,增加一个静脉壶整体,与原有的静脉壶整体并联,两个静脉壶的入口处和出口处与两端的导管各相连,并在两个并联式静脉壶的入口和出口处各安置弹性夹。本实用新型的无肝素血液透析的体外循环管路,主要使无肝素血液透析在静脉壶发生血块堵塞时,能快速的恢复血流通畅,将患者的血液回输体内或继续透析治疗。在无肝素血液透析中,重新建立快速、安全、通畅的体外循环血路,是保证病人安全治疗的重要前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在无肝素透析治疗中观察到静脉壶血凝块,或发生静脉壶血块突然松动脱落导致堵塞时,立即夹闭处于使用状态静脉壶前后的弹性夹,开启处于备用状态的静脉壶,不仅不需要被迫丢弃患者血液,还可以继续透析治疗,减少发生医疗纠纷的机会。(2)不需要重新拆开一套新的血液透析体外循环管路,经成本核算,更经济,降低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一次性并联式两个静脉壶无肝素专用静脉端血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一次性血液透析静脉端管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通过附图和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未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281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进型自动络筒机空管输送控制电路
- 下一篇:一种用于离子注入机的控制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