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永磁同步电动机转子的改进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227893.9 | 申请日: | 2014-05-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270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 发明(设计)人: | 梁昌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合普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1/27 | 分类号: | H02K1/27 |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永裕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6 | 代理人: | 杨启成 |
| 地址: | 526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永磁 同步电动机 转子 改进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电动机转子。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装设在环状永磁同步电动机的转子环内壁上的永磁体,受其结构所制约,一般是采用螺钉+粘贴的方式固定或增加碳素纤维加强塑料环将磁体固定在轮毂位置上。
采用螺钉+粘贴的方式固定永磁体的结构存在这样的缺陷:1、由于每个永磁体仅靠一颗螺钉固定,且永磁体又是径向单独排列, 螺钉有松动或被径向力剪断的风险,因固定在高速转子圆周的磁体,其速度可高达200m/s,把磁体向外推的径向力非常大。此径向力主要由螺钉承受,如果磁体沿着转子的轴向移动,势必降低电机的效率。若磁体向外移动则造成不平衡,导致轴或轴承故障。最坏情况下能使定子发生“扫堂”碰撞,损坏电机;2、永磁体中间钻孔,不仅会增加加工成本,更主要的是会降低永磁体的刚度使其容易破裂,最坏情况下也会使定子发生“扫堂”碰撞,损坏电机。
利用加强塑料环将永磁体固定在轮毂位置上的固定结构,塑料环因其本身塑料材料性能所限,其在定子绕组的高温环境中的受热变形可靠性具有不确定性,易造成永磁体固定不牢靠,最坏情况下也会使定子发生“扫堂”碰撞,损坏电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提供一种永磁同步电动机转子,该转子不仅永磁体的整体固定可靠,而且不会影响永磁体单体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措施解决:
包括带有环状物的转子、条块状的永磁体、永磁体间隔非导磁性金属条、粘接剂、环形压板,转子的环状物的端部内侧设置有内凹台阶,环形压板固定在转子的环状物的端部,内凹台阶与环形压板的部分板面形成凹槽,数根呈轴向设置的永磁体通过粘接剂间隔地固定在凹槽内,永磁体间隔非导磁性金属条固定在相邻两永磁体间。
采用凹槽,无需要螺钉,就能将永磁体固定,有效地防止其沿着转子的轴向移动,采用环形压板与转子的环状物对接结构,保证了凹槽的精确加工。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效果:
1、永磁体贴附在转子的内凹台阶与环形压板的部分板面形成凹槽内,此两凹槽的两端面可阻止永磁体沿轴向方向移动;沿圆周方向排列的每个永磁体中间均有非导磁性的永磁体间隔金属条间隔,所述间隔条既能将每个永磁体隔离以防碰撞,又使永磁体在圆周方向形成闭环,可使永磁体抱成一团,使其可整体抗衡径向力。永磁体、永磁体间隔条与内圆表面间还涂有粘贴剂,此粘贴剂即可在装配时固定所述永磁体间隔条和永磁体,同时填补间隙,凝固后又使永磁体固定更加可靠。
2、本实用新型永磁体粘贴内圆表面为台阶式凹槽,永磁体嵌入其中即可粘贴,安装容易,而且,无需要穿孔,保证了永磁体单体强度。
3、凹槽由转子的内凹台阶与环形压板的部分板面形成,便于分别精确加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2的B点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包括带有环状物7的转子1、条块状的永磁体2、永磁体间隔非导磁性金属条5、粘接剂6、环形压板3,转子1的环状物7的端部内侧设置有内凹台阶8,环形压板3通过螺丝4固定在转子1的环状物7的端部,内凹台阶8与环形压板3的部分板面形成凹槽9,数根呈轴向设置的永磁体2通过粘接剂6间隔地固定在凹槽9内,永磁体间隔非导磁性金属条5通过粘接剂6固定在相邻两永磁体2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合普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合普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278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转子
- 下一篇:一种分数阶并-串联谐振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