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针灸微波治疗罐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27792.1 | 申请日: | 2014-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617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刘艳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艳杰 |
主分类号: | A61N5/02 | 分类号: | A61N5/02;A61H39/08;A61M1/00;A61H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00 山东省淄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灸 微波 治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领域,尤其涉及针灸微波治疗罐。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化学药剂对人的危害越来越引起医学界的关注,我国传统的拔罐技术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组织营养,并且,随着微博医疗的发展,利用微波的聚热作用照射人体病变部位,可以加速血液循环和组织的新陈代谢,将拔罐技术与微波技术相结合的针灸微波治疗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但是,目前的针灸微波治疗罐结构复杂,体积较大,灵活运用性较差,不方便使用,例如中国申请专利号为CN201320655310.8的针灸微波治疗罐,其技术方案为:控制及显示单元的输出端与真空泵的控制端连接,控制及显示单元的输出端与微波信号调制振荡电路单元的输入端连接,微波信号调制振荡电路单元的输出端经功率放大电路单元与微波辐射器连接,控制及显示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微波信号调制振荡电路单元和功率放大电路单元的控制端连接,气压监测单元、微波辐射穴位处温度检测单元和功率检测电路单元与控制及显示单元的输入端连接,供电单元为除微波辐射器外的单元供电,其好处是既克服了传统拔罐的缺点,又具有微波针灸治疗功能,利用物理和微波治疗效应以及相互协同作用,从而提高疗效,简化治疗方案,有效克服治疗的负作用,但其没有解决针灸微波治疗罐结构复杂、体积较大、灵活运用性较差、不方便使用的弊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使用的针灸微波治疗罐,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多项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针灸微波治疗罐,包括罐体和治疗针,所述治疗针位于罐体内部,所述罐体内设有磁控管,所述磁控管连接有插头,所述治疗针连接有旋钮,所述罐体顶部设有圆形孔洞和抽气眼,所述圆形孔洞内设有螺纹,所述旋钮与螺纹相连,所述抽气眼连接有抽气管,所述罐体直径为5cm—7cm。
优选的,所述旋钮上设有凸起条。
优选的,所述抽气管上设有提手。
优选的,所述罐体外部设有外壳。
优选的,所述圆形孔洞直径为2cm—3cm。
采用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针灸微波治疗罐,罐体内设有磁控管,磁控管连接有插头,治疗针连接有旋钮,罐体顶部设有圆形孔洞和抽气眼,圆形孔洞内设有螺纹,旋钮与螺纹相连,抽气眼连接有抽气管,使用时,将罐体扣在穴位上,向上拉动抽气管,抽真空使罐体紧紧吸住穴位,拧紧旋钮,使治疗针慢慢向下运动,扎入穴位内,插上插头,磁控管开始工作,磁控管实质上是一个置于恒定磁场中的二极管,管内电子在相互垂直的恒定磁场和恒定电场的控制下,与高频电磁场发生相互作用,把从恒定电场中获得能量转变成微波能量,从而达到产生微波能的目的,微波聚热达到治疗作用,将拔罐、针灸和微波相结合,三效合一,提高治疗效果,单罐使用,结构简单,灵活运用性较强,方便使用,旋钮上设有凸起条,使用旋钮时可以有着力点,方便旋紧旋钮,抽气管上设有提手,将大拇指压住提手,四指向上拉抽气管,即可方便的抽气,罐体外部设有外壳,两层结构可以更好的保热,提高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针灸微波治疗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针灸微波治疗罐的旋钮与螺纹的连接方式结构示意图。
其中:1—罐体,2—治疗针,3—磁控管,4—插头,5—旋钮,6—圆形孔洞,7—抽气眼,8—抽气管,9—凸起条,10—提手,11—外壳,12—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艳杰,未经刘艳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277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美容洁牙面具
- 下一篇:一种壳聚糖妇科泡沫喷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