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烧结机烟气余热高效回收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27538.1 | 申请日: | 2014-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243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赵宏彬;宋纪元;侯宾才;方明;刘亚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凯盛开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李媛媛 |
地址: | 210036 江苏省南京市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烧结 烟气 余热 高效 回收 利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烧结机烟气余热高效回收利用系统及其方法,属于钢铁厂烧结余热发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钢铁作为国民生产的基石其能耗直接影响到我国万元GDP能耗,因此对钢铁生产过程中的节能尤为重要。据调查,炼铁系统占钢铁生产总能耗的69.41%,其中烧结工序能耗约占整个钢铁企业总能耗的9-12%,仅次于炼铁工序。烧结工艺余热资源主要有两大部分:一是烧结过程中赤红的烧结矿显热,在冷却机高温段废气温度约为350-420℃;二是烧结过程中烧结烟气显热,在烧结机尾风箱高温段排出的废气温度为300-380℃。在烧结生产过程中,有50%左右的热能以烧结烟气和冷却机废气的显热形式排入大气。据报道,目前我国烧结工序余热回收利用率不高,此外我国烧结工序的能耗均值与国外先进技术水平比,能耗高7.2%。因此降低烧结过程中能耗存在很大的空间。
随着人们对烧结节能技术的研究,一些专利技术得到开发。中国专利“烧结机烟气与冷却机废气余热联合回收发电系统和方法”(专利号ZL201010523625.8)中公开了烧结机烟气与冷却机废气余热联合回收发电系统,其采用一台双压余热锅炉回收环冷机废气余热产生中压主蒸汽和低压补汽,一台单压余热锅炉回收烧结机大烟道高温段烟气产生与环冷余热锅炉参数相同的中压主蒸汽,采用凝汽补汽式汽轮发电机组做功发电。该方法虽然一定程度上回收利用了烧结工序中的余热资源,但对烧结机前部低温烟气显热和未完全燃烧的一氧化碳没有利用,导致烧结机烟气余热资源的利用不够充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运行和在建的大部分烧结工艺余热利用工程中仅仅回收烧结机尾部高温段烟气余热,而对烧结机前部热源没有重视以及利用,使这部分资源白白浪费,从而导致了烧结余热利用的效率不高,因此提出一种烧结机烟气余热高效回收利用系统。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烧结机烟气余热高效回收利用系统,包括烧结机烟气循环利用系统和烧结机废气余热利用系统,所述烧结机烟气循环利用系统,包括中温引风机和多管除尘器,所述中温引风机的烟气入口与多管除尘器的出口相连,所述中温引风机的烟气出口与循环烟罩相连,所述多管除尘器进口与集气箱相连,所述集气箱与烧结机前部风箱下降管相连;所述烧结机废气余热利用系统,包括一台主排余热锅炉,所述主排余热锅炉的烟气出口与烧结机的大烟道的前部低温段之间通过引风机相连,所述烧结机的大烟道尾部高温段与前部低温段之间设置一个高温电动蝶阀,所述大烟道的出口与静电除尘器的入口连接,所述静电除尘器的出口与主抽风机的入口连接,所述主抽风机的出口与放散烟囱连通。
所述主排余热锅炉采用单压热力系统,内部设有省煤器、蒸发器和过热器。
进一步地,所述主排余热锅炉中的过热器还与汽轮机连接,汽轮机一路连接到发电机,另一路依次与凝汽器、凝结水泵、除氧器、锅炉给水泵连接,锅炉给水泵连接到主排余热锅炉中的省煤器,其中凝汽器与冷却水循环水泵和冷却塔形成一个循环回路。
与常规的烧结余热发电系统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越性体现在:(1)有效地利用了烧结机前部烟气显热及未完全燃烧的一氧化碳资源,提高了尾部高温烟气的温度进而增大锅炉的出力,再利用尾部高温烟气进行余热回收利用,从而提高了烧结工艺的余热回收利用效率,实现了烧结过程中资源合理高效的利用;(2)通过烧结机前部烟气循环利用系统,降低了大烟道主抽风机的功率,实现了工业电力节能。
附图说明
图1是常规只回收烧结余热的发电系统。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烧结机烟气余热高效回收利用系统。图中除已经标明的文字外,1-烧结机;2-风箱下降管;3-循环烟罩;4-集气箱;5-冷风阀;6-多管除尘器;7-中温引风机;8-大烟道;9-主排余热锅炉;10-蒸发器;11-过热器;12-汽包;13-省煤器;14-引风机;15-高温电动蝶阀;16-锅炉给水泵;17-真空除氧器;18-静电除尘器;19-主抽风机;20-放散烟囱。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烧结机烟气余热高效回收利用系统另一实施方式。图中除已经标明的文字外,21-汽轮机;22-发电机;23-凝汽器;24-凝结水泵;25-冷却水循环水泵;26-冷却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凯盛开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凯盛开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275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开环模式运行的电力网络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发动机下护板及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