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烧瓶式油水分离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227280.5 | 申请日: | 2014-05-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161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 发明(设计)人: | 邓立祥;贾兆云;苟如虎;王亚玲;马洋旦尖措;田小龙;马俊林;马德明;江荣恒;邱秦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立祥 |
| 主分类号: | B01D17/02 | 分类号: | B01D17/02;B01J7/00;B01L3/00 |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张克勤 |
| 地址: | 747000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烧瓶 油水 分离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有机化学实验中的油水分离装置,特别是一种多功能烧瓶式油水分离器。
背景技术
现有油水分离器实验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1.分水旋塞处容易松弛,实验时需涂抹凡士林;2.实验过程中,由于分水器左端离热源近,凡士林易融化,会导致下层液体漏出;3.实验中,必须得保证分离出的液体不能进入反应器,得放出分离出的液体,操作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烧瓶式油水分离器,以解决现有分水器中存在的稳定性差,容易漏液,操作不便,易出现阻碍现象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包括圆底容器4,所述圆底容器4底部镶嵌有试管容器2,试管容器2的开口端为外磨口1,试管容器2的底部侧端设有进气口3,试管容器2的底部位于圆底容器4的内腔,圆底容器4的开口端为上磨口5。
优选的是,镶嵌有试管容器2的圆底容器4至少为一个。
优选的是,镶嵌有试管容器2的圆底容器4为两个。
优选的是,试管容器2的底部位于圆底容器4内腔的1/2-2/3位置处。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易于固定,可在有机化学实验中进行油水分离操作,也可进行常见气体的制备及其性质验证。
附图说明
图1 现有油水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 本实用新型多功能烧瓶式油水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 本实用新型装置进行油水分离的结构示意图。
图4 本实用新型装置固固加热进行气体制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 本实用新型装置固固加热进行性质验证的结构示意图。
图6 本实用新型装置在常温或加热条件下进行性质验证的结构示意图。
图7 本实用新型装置在常温条件下进行气体制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 本实用新型装置在常温条件下进行性质验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2、图3、图4、图7所示一种多功能烧瓶式油水分离器,包括圆底容器4,所述圆底容器4底部镶嵌有试管容器2,试管容器2的开口端为外磨口1,试管容器2的底部侧端设有进气口3,试管容器2的底部位于圆底容器4的内腔,圆底容器4的开口端为上磨口5,镶嵌有试管容器2的圆底容器4至少为一个。
如图5、图6、图8所示一种多功能烧瓶式油水分离器,镶嵌有试管容器2的圆底容器4为两个,所述试管容器2的底部位于圆底容器4内腔的1/2-2/3位置处。
实例一:如图3所示一种多功能烧瓶式油水分离器,在进行油水分离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圆底容器4里加入一定量提取溶剂,液位不得高于进气口3;2.下磨口1下端接蒸馏烧瓶6,上磨口5上端安装冷凝管7;3.加热,随着温度的升高,被分离的物质通过进气口3进入圆底容器4里,反复进行分离,直至分层液面不再发生变化,即可撤去热源;4.冷却后,从上磨口5倒出溶剂进行回收处理。
实例二:如图4所示一种多功能烧瓶式油水分离器,在固固加热条件下进行气体制备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圆底容器4里加入一定量的反应物,进气口3向上;2.用玻璃塞8塞住上磨口5;3.加热,随着反应的进行气体通过进气口3流出下磨口1;4.撤去热源,待冷却后,从上磨口(5)倒出残留物。
实例三:如图5所示一种多功能烧瓶式油水分离器,在固固加热条件下进行性质验证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在圆底容器4中加入一定量的反应物,平行固定,进气口3向上,然后连接第一圆底容器41并且加入一定量验证性质的试剂;2.用玻璃塞8塞住上磨口5;3.打开热源,随着温度的升高,气体通过进气口3进入第一圆底容器41与验证试剂反应,观察现象;5.撤去热源,待冷却后,拆除圆底容器4和第一圆底容器41,并分别从上磨口5倒出残留物。
实例四:如图6所示一种多功能烧瓶式油水分离器,在常温或者加热条件下进行性质验证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在两口蒸馏烧瓶11中加入制备气体所需反应物;2.两口蒸馏烧瓶11的出口111在竖直方向依次连接圆底容器4和第一圆底容器41,进口112连接分液漏斗9;3.在圆底容器4和第一圆底容器41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两种不同试剂,以验证反应中产生的不同气体的性质;4.上磨口(5)连接一个气球10;5.撤去热源,待冷却后,拆除圆底容器4和第一圆底容器41,并分别从上磨口5倒出残留物,摘除分液漏斗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立祥,未经邓立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272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缝焊管焊缝整平装置
- 下一篇:双筋卷圆汽车制动蹄整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