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可降按钮的电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27003.4 | 申请日: | 2014-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202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米波;米春香;刘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6B1/46 | 分类号: | B66B1/4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刘佳 |
地址: | 40007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可降 按钮 电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梯,特别是涉及一种带可降按钮的电梯。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带可降按钮的电梯固定设置于轿厢内,为人们提供楼层选择和开/关电梯门,给人们带来了方便。但是,由于现在楼层较高,带可降按钮的电梯的楼层按钮相对就比较多,楼层按钮就会排放到很高的位置,对于身高不够高的孩子来说,很难触摸到高层的楼层按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可降按钮的电梯,可以根据需要降低楼层按钮的高度,使用方便、结构简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带可降按钮的电梯,包括用于载人的电梯本体、安装于电梯本体外侧的外壳、横置于外壳顶端的支撑轴、滚筒、按钮箱、设置于按钮箱的上下两侧的挡板、与按钮箱和挡板等重的平衡箱以及第一拉绳,该滚筒包括第一本体以及第二本体,第二本体与第一本体连接后套置于支撑轴上,第二本体包括可转动地套置于支撑轴上的壳体、弹簧片以及第二拉绳,弹簧片的一端与支撑轴相连,弹簧片的另一端与壳体的内部相连,弹簧片卷积于壳体与支撑轴之间,第二拉绳的一端连接于壳体内且第二拉绳的一部分卷积于壳体上,电梯本体上设置有按钮滑动窗,按钮滑动窗的两侧有滑动槽,挡板卡于滑动槽内,外壳呈倒置的筒状结构,外壳内设置立杆,平衡箱滑动套置于立杆上,第一拉绳的一端与平衡箱相连,第一拉绳的中间段卷积于第一本体上且第一拉绳的另一端与按钮箱相连,第二拉绳的自由端穿出挡板进入电梯本体内。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上设置有一拉绳口,在拉绳口的两侧设置有两个滑轮,两个滑轮的边缘相切并在两个滑轮之间形成容纳腔,第二拉绳的自由端穿过容纳腔并通过拉绳口穿入电梯本体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支撑轴上设置第二本体,并设置第二本体的第二拉绳和弹簧片,实现了第二本体的壳体带动第一本体围绕支撑轴的转动,从而通过拉动第二拉绳实现了按钮箱的降低,在弹簧片的作用下也实现了按钮箱的回位。并且使用方便,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带可降按钮的电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外壳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如图1以及图2所示,一种带可降按钮的电梯包括用于载人的电梯本体1、安装于电梯本体1外侧的外壳2、横置于外壳2顶端的支撑轴3、滚筒4、按钮箱5、设置于按钮箱5的上下两侧的挡板6、与按钮箱5和挡板6等重的平衡箱7以及第一拉绳8。
具体地,请继续参考图2以及图3所示,该滚筒4包括第一本体40以及第二本体41,第二本体41与第一本体40连接后套置于支撑轴3上。第二本体41包括可转动地套置于支撑轴3上的壳体42、弹簧片43以及第二拉绳44,弹簧片43的一端与支撑轴3相连,弹簧片43的另一端与壳体42的内部相连,弹簧片43卷积于壳体42与支撑轴3之间,第二拉绳44的一端连接于壳体42内且第二拉绳44的一部分卷积于壳体42上。
电梯本体1上设置有按钮滑动窗,按钮滑动窗的两侧有滑动槽,挡板6卡于滑动槽内。
外壳2呈倒置的筒状结构,外壳2内设置立杆20,平衡箱7滑动套置于立杆20上,第一拉绳8的一端与平衡箱7相连,第一拉绳8的中间段卷积于第一本体40上且第一拉绳8的另一端与按钮箱5相连。
挡板6上设置有一拉绳口60,在拉绳口60的两侧设置有两个滑轮61,两个滑轮61的边缘相切并在两个滑轮61之间形成容纳腔,第二拉绳44的自由端穿过容纳腔,然后通过拉绳口60穿入电梯本体1内,以供乘坐者使用。两个滑轮61的设置是为了改变第二拉绳44的方向,在拉动第二拉绳44时更加省力。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当按不到按钮箱5上的按钮时,拉动第二拉绳44,第二本体41的壳体42围绕支撑轴3转动,第一本体40也随着第二本体41的转动而转动,卷积在壳体42与支撑轴3之间的弹簧片43展开。第二本体41的转动使得平衡箱7上升,按钮箱5下降。在按钮箱5移动过程中,挡板6将电梯本体1的内部空间与可降按钮的内部结构隔离,防止乘客损坏内部结构,同时也防止了乘客伸入内部结构受伤。按钮箱5下降到可以按动按钮的位置时,按动按钮,松开第二拉绳44,在弹簧片43的回复力作用下,第二拉绳44卷积在壳体42上,按钮箱5升回正常的高度。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交通大学,未经重庆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270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车车架校正首管浮动定位机构
- 下一篇:形状检查方法及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