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核磁共振找水仪的快速充放电电源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226797.2 | 申请日: | 2014-05-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512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 发明(设计)人: | 段清明;孙浩;时军伟;张磊;訾彦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2J7/34 | 分类号: | H02J7/34 |
| 代理公司: | 沈阳维特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9 | 代理人: | 屈芳 |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核磁共振 找水仪 快速 放电 电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利用核磁共振对含水体进行检测的地球物理勘探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核磁共振找水仪的快速充放电电源装置。
背景技术
MRS方法与钻探方法相比,它具有成本低,非破坏性和高效率等优点,与其他地球物理方法相比,MRS是一种直接勘查地下水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但是其对每个测试点的测量时间一般需要一个半小时以上,测试地点对环境的影响,在噪声干扰严重的地区,电磁噪声干扰较强,叠加次数就会随之增加,测量时间可能会更长,这样就会使MRS方法的效率降低,影响了该方法的推广。
CN200997000公开了一种地面核磁共振找水仪发射装置,该装置能够产生足够大功率的交变电流脉冲,形成交变磁场来激发地下水中的氢核,产生核磁共振现象的地面核磁共振找水仪发射装置。
CN101285895公开了一种“线电源激发多道接收地面核磁共振方法和系统”,利用发射机通过两个打入地下的发射电极向地下供入拉摩尔频率的交变电流,通过改变电极的距离和电流的大小产生不同的激发磁场;断开激发场,在被激发的氢质子旋进到正常平衡态过程中,用高灵敏探头组接收呈指数衰减规律的信号;将所述的信号通过信号传输线传送给接收机,再将所述接收机接收的信号发送给信号处理与成像系统,进行信号的预处理、去噪、反演和成像等处理。该发明能够提供地下小体积的精细勘察;多道接收工作效率高,探测空间范围大,有利于三维反演成像等特点;线电源激发,施工灵活简单;
CN101251607公开了一种“地面核磁共振找水仪器的系统检测、标定装置及检测方法”。上位机经通讯总线分别与核磁共振模拟信号发生器、系统自检测单元和核磁共振找水仪器连接。地面核磁共振找水仪系统检测、标定方法包括:地面核磁共振找水仪系统检测、标定装置自检测,地面核磁共振找水仪关键参数标定,地面核磁共振找水仪噪声压制能力检测与标定和地面核磁共振找水仪激发脉冲矩扫描过程检测,实现了在实验室内对核磁共振找水仪器的性能指标模拟野外条件下进行测试和对仪器的系统标定,使每一台核磁共振找水仪器在进行野外工作前进行充分地测试,以保证仪器野外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野外工作效率,降低野外工作成本。
CN103033849A公开了一种“带有参考线圈的多通道核磁共振地下水探测仪及其野外工作方法”,由计算机配置发射机和各接收机的工作参数,各接收机的工作模式可以在核磁共振测量模式和带参考核磁共振测量模式之间进行切换,每个接收机均可连接一个接收线圈和一个参考线圈,参考线圈个数的选取可依据当地环境噪声水平而定,最多可连接8个参考线圈,在使用带有参考线圈的多通道核磁共振地下水探测仪进行探测时,通过自适应消噪算法对所取得的核磁共振信号数据进行消噪处理,通过多通道测量方式实现对地下水体的二维探测,在有效提高探测的横向分辨率的同时,也提高了核磁共振信号的信噪比,有利于在复杂地貌条件下和噪声较大环境下对测区进行核磁共振探测。
以上方法均实现了对核磁共振仪器发射系统的充电功能,但均采用电源向单个储能电容充电方法,只能等待此储能电容充电完成后才能进行下一次发射,在实际探测过程中,发射系统整体耗时较长,工作效率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核磁共振找水仪的快速充放电电源装置,通过增添一个储能电容和一个切换电路以达到两个电容的交替充放电,缩短每一次叠加的时间,缩短每个脉冲矩的时间,进而缩短核磁共振找水仪在每个测点所需要的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核磁共振找水仪的快速电源充放电的探测装置,该装置通过发射电路进行放电,该发射电路包括PC机1、MCU控制模块3、DC-DC大功率模块5、24V电瓶12、A/D转化器6、电压采集模块7、防反冲保护电路8、切换电路模块9、第一储能电容10以及第二储能电容11,其中PC机1通过串口2与MCU控制模块3相连,MCU控制模块3经过D/A转换器4与DC-DC大功率模块5相连,DC-DC大功率模块5上连接、24V电瓶,由DC-DC大功率模块5产生高电压,DC-DC大功率模块5通过防反冲保护电路8连接到切换电路模块9,切换电路模块9的两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一储能电容10以及第二储能电容11,电压采集模块7采集第一储能电容10以及第二储能电容11的电压,并在输出端通过A/D转化器6连接MCU控制模块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267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
- 下一篇:移动电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