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乳胶丝生产线上的节能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26484.7 | 申请日: | 2014-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76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甘木伙;黄向前;谢兴怀;李德新;赵均明;李雄;符建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经纬乳胶丝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D13/02 | 分类号: | D01D13/02 |
代理公司: | 海口兴南知识产权事务有限公司 46002 | 代理人: | 戴巨龙 |
地址: | 海南省澄迈*** | 国省代码: | 海南;6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乳胶 生产 线上 节能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能系统,尤其是一种应用于乳胶丝生产线上的节能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接入乳胶丝生产线上的干燥室的热风管道和冷风管道分别是单独的管道,干燥完乳胶丝的热废气从排热风管中排出,而进入冷风管道的空气则通过另外的加热设备进行加热再进入干燥室内干燥乳胶丝,这样便易增加能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乳胶丝生产线上的节能系统,利用干燥完乳胶丝的热废气来加热冷风管道中的冷空气,可更好的节约生产成本、减少耗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冷风管道、热风管道、乳胶丝干燥工作间,所述冷风管道包括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述热风管道包括第三管道和第四管道;所述热风管道的第三管道伸入冷风管道的第一管道内,所述冷风管道的第二管道设置在热风管道的两侧,所述冷风管道的第二管道及热风管道的第四管道分别接入乳胶丝干燥间。
其中,干燥完乳胶丝的热废气通过热风管道排出,由于热风管道的第三管道伸入冷风管道的第一管道内,干净的空气从冷风管道进入,通过第三管道中的热废气加热,再经第二管道进入乳胶丝干燥间。通过这种设置,无需通过额外的加热设备对冷空气进行加热,可减少耗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冷风管道的第一管道与热风管道的第三管道的截面面积之比为3:2。通过这样的设置,可较好的保证冷风管道内的空气加热面积最大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改进,所述热风管道的第三管道上设有热传导片。其中,热传导片能更快的提高冷风管道内空气的加热速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可在热风管道或冷风管道上设置保温材料,能提高加热效率,更好的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乳胶丝生产线上的节能系统,利用干燥完乳胶丝的热废气来加热冷风管道中的空气,可更好的节约生产成本、减少耗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传导片安装于第三管道结构示意图。
从图1中可知,本实用新型由1表示第一管道、2表示第二管道、3表示第三管道、4表示第四管道、5表示乳胶丝干燥间、6表示热传导片、7表示保温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乳胶丝生产线上的节能系统,包括冷风管道、热风管道、乳胶丝干燥间5,其中,冷风管道包括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所述热风管道包括第三管道3和第四管道4;所述热风管道的第三管道3伸入冷风管道的第一管道1内,所述冷风管道的第二管道2设置在热风管道的两侧,所述冷风管道的第二管道2及热风管道的第四管道4分别接入乳胶丝干燥间5内。
生产时,干燥完乳胶丝的热废气通过热风管道的第四管道4经由第三管道排出外界。由于热风管道的第三管道3伸入冷风管道的第一管道1内,干净的空气进入冷风管道的第一管道1后,通过第三管道3中的热废气加热,再经第二管道2进入乳胶丝干燥间5。通过这种设置,无需通过额外的加热设备对冷空气进行加热,可减少耗能。
其中,冷风管道的第一管道1与热风管道的第三管道3的截面面积之比可为3:2,通过这样的设置,可较好的保证冷风管道内的空气加热面积最大化。还可在热风管道或冷风管道上设置保温材料7,能提高加热效率,更好的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如图2所示,热风管道的第三管道3上可设有热传导片6,热传导片6能更快的提高冷风管道内空气的加热速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乳胶丝生产线上的节能系统,利用干燥完乳胶丝的热废气来加热冷风管道中的空气,可更好的节约生产成本、减少耗能;通过设置热传导片及添加保温材料,能更好地提高加热效率。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经纬乳胶丝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海南经纬乳胶丝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264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SC型针梳机三角安全罩壳缓冲装置
- 下一篇:涤纶丝缠绕机上的导丝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