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突起路标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225709.7 | 申请日: | 2014-05-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667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 发明(设计)人: | 黄登峰;梁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登峰 |
| 主分类号: | E01F9/06 | 分类号: | E01F9/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22317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突起 路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交通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太阳能突起路标。
背景技术
突起路标是一种用于结合道路的标线固定在路面上的装置,以在夜间或雨雾天气起到视线诱导及警示作用,具有主动发光和被动反光的视觉诱导效果,当车辆偏离正常行车道时会使车辆产生振颤,以引起驾驶人员警惕。
现有的突起路标大都采用主动发光的形式,即通过设置于路标壳体内的灯珠及贴附在灯珠外侧的发光片(或者是灯罩板)实现路标的发光,发光片一般采用平整的盖板形式,如此,此类发光结构的路标的外围发光面积较小,亮度低,可视距离短,进而使得整个路标的诱导及警示作用无法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
因此,有必要对传统的突起路标进行结构及发光原理改进,以提高路标的使用效果,满足实际的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接单、采用主动发光与被动发光相结合的方式,外围出光面积大、亮度高、可视距离远的太阳能突起路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太阳能突起路标,它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用于装配灯珠的灯位孔,所述灯位孔内套接有用于罩设灯珠的发光罩,所述外壳体上、与灯位孔相邻的位置设置有光片槽,所述光片槽内嵌装有反光片;
所述发光罩内开设有灯体容置腔,所述灯体容置腔的前端上开设有凹陷结构的且与灯体容置腔相连通的聚光腔,所述聚光腔布置在灯体容置腔的中轴线上。
优选地,所述灯体容置腔的侧壁上环周的设置有凹陷结构的折射位。
优选地,所述发光罩的外壁上设置有众多呈矩阵排列分布的发光凸点。
优选地,所述灯位孔的数量至少为一对,所述灯位孔和光片槽同时开设在外壳体的前侧面和/或后侧面上,所述光片槽位于同一侧面的两个灯位孔之间。
优选地,所述反光片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众多呈矩阵排列分布的反光凸点。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利用聚光腔实现发光罩的中心聚焦,使路标的发光亮度更亮,利用灯体容置腔的侧壁对灯珠侧面发出的光进行折射,增加了路标外围的出光面积,从而实现主动发光;同时,利用反光片可以在车辆的灯光的照射下实现被动发光;其结构简单,发光亮度高且面积大、可视距离远,具有良好的视线诱导及警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光罩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路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2和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太阳能突起路标,它包括外形呈赛车型结构的外壳体1,在外壳体1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用于装配灯珠2的灯位孔3,在灯位孔3内套接有用于罩设灯珠2的发光罩4,在外壳体1上、与灯位孔3相邻的位置设置有光片槽5,在光片槽5内嵌装有反光片6;同时,在发光罩4内开设有灯体容置腔7,以利用灯体容置腔7将灯珠2的主体套接在发光罩4内,而在灯体容置腔7的前端上开设有凹陷结构的且与灯体容置腔7相连通的聚光腔8,聚光腔8布置在灯体容置腔7的中轴线上。
如此,可使聚光腔8的中轴线与灯珠2的主光轴重合,通过聚光腔8将光线进行中心聚焦,使得整个路标的发光亮度更亮、可视距离更远;同时,利用灯体容置腔7的侧壁可将灯珠2的余光进行折射,极大的增加了发光罩4或路标的整个外围出光面积;从而实现路标的主动发光。而利用反光片6可使得路标在被车灯照射时,实现被动发光。
为了增强发光罩4的折射效果,进一步增加路标的外围出光面积,在灯体容置腔7的侧壁上环周的设置有凹陷结构的折射位7-1,折射位7-1的表面可设置弧线结构;同时,可在发光罩4的外壁上设置众多呈矩阵排列分布的发光凸点9,利用发光凸点9可以实现二次折射或反射。
路标的整个外部结构可以根据现有的路标结构进行选择,也可设置为本实施例的赛车型,而根据灯位孔3的设置位置和数量,可以形成单面发光路标或双面发光路标,本实施例优选的灯位孔3采用成对设置(即:灯位孔3的数量至少为一对),如此,可将灯位孔3和光片槽5同时开设在外壳体1的前侧面和/或后侧面上,而光片槽5则位于外壳体1的同一侧面的两个灯位孔3之间。为增强反光片6的反光效果,在反光片6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众多呈矩阵排列分布的反光凸点1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登峰,未经黄登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257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移动设备的头戴式透镜放大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三元催化净化器超声波清洗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