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落锤式冲击试验机的自动提锤与释放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24818.7 | 申请日: | 2014-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409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2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玉坤 |
主分类号: | G01M7/08 | 分类号: | G01M7/08;G01N3/303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400000***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落锤 冲击 试验 自动 释放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试验机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落锤式试验机自动提锤与释放机构。
背景技术
落锤冲击试验机通过将落锤提升到一定高度,然后将其释放,做自由落体将势能转化为冲击动能冲击试样。并用就计算机采集分析冲击试验试验结果。目前冲击试验机生产在各国得到重视,诸如日本、美国等国产生的冲击试验机十分先进,尤其在日本,吉田精机株研发的QZW系列落锤冲击试验机、伊藤精机研发的FAG系列落锤冲击试验机;在美国,AVCO公司制造的SM型号的冲击试验机,MTS公司制造的886型号的冲击试验机。因而我国紧迫需要研发先进的冲击试验机,以达到并赶上国外先进的冲击试验机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落锤试验机提锤方式,采用人工校准,再夹持落锤,提升到一定高度,对于大型落锤试验机,人工校对较困难,试验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落锤式冲击试验机的自动提锤与释放机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落锤式冲击试验机的自动提锤与释放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提锤体外壳,上移动滑套,支撑钢球,挡板,螺钉,下移动滑套,锤柄和弹簧;
所述的提锤外壳外部成圆柱形,所述的提锤外壳外部靠近顶端处设有凸台,在凸台上有成圆形分布的六个螺杆孔,所述的提锤外壳内部成圆柱形中空状,在所述的提锤外壳的上端位置中心处开设有一圆孔,所述的提锤外壳底端设有成圆形分布的螺纹孔;
所述的上移动滑套成圆桶状,所述的上移动滑套的上端内部中心处设有圆形的凹槽,所述的上移动滑套的套壁靠近口部处开设有绕套壁一周的锥形槽;
所述的挡板成圆片状,所述的挡板的中心处设有圆孔,所述的挡板上设有成圆形分布有八个沉头孔;
所述的下移动滑套成圆桶状,所述的下移动滑套的底端外部中心处设有圆形的凹槽,所述的下移动滑套的套壁中部处开设有绕套壁一周分布的六个锥形孔;
所述的气缸安装在所述的提锤外壳的上端位置中心处开设的圆孔处,气缸的推杆穿过圆孔,所述的上移动滑套嵌套于所述的提锤外壳内部,所述的下移动滑套嵌套于所述的上移动滑套内部;所述的弹簧安装在所述的上移动滑套和所述的下移动滑套的凹槽内;所述的支撑钢球安装在所述的下移动滑套的锥形孔内;所述的挡板通过所述的螺钉安装在所述的提锤外壳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快速自动地完成提锤与释放锤,大大提高试验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释放锤体示意图,图中F为所受的力;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提锤示意图,图中F为所受的力;
图中:1气缸,2提锤外壳,3上移动滑套,4支撑钢球,5挡板,6螺钉,7锤柄,8下移动滑套,9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说明书附图1至附图3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落锤式冲击试验机的自动提锤与释放机构作以下详细地说明。
一种落锤式冲击试验机的自动提锤与释放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1、提锤体外壳2,上移动滑套3,支撑钢球4,挡板5,螺钉6,锤柄7,下移动滑套8和弹簧9;
所述的提锤外壳2外部成圆柱形,所述的提锤外壳2外部靠近顶端处设有凸台,在凸台上有成圆形分布的六个螺杆孔,所述的提锤外壳内部成圆柱形中空状,在所述的提锤外壳2的上端位置中心处开设有一圆孔,所述的提锤外壳2底端设有成圆形分布的螺纹孔;
所述的上移动滑套3成圆桶状,所述的上移动滑套3的上端内部中心处设有圆形的凹槽,所述的上移动滑套3的套壁靠近口部处开设有绕套壁一周的锥形槽;
所述的下移动滑8套成圆桶状,所述的下移动滑套8的底端外部中心处设有圆形的凹槽,所述的下移动滑套8的套壁中部处开设有绕套壁一周分布的六个锥形孔;
所述的挡板5成圆片状,所述的挡板5的中心处设有圆孔,所述的挡板5上设有成圆形分布有八个沉头孔;
所述的气缸1安装在所述的提锤外壳2的上端位置中心处开设的圆孔处,气缸1的推杆穿过圆孔,所述的上移动滑套3嵌套于所述的提锤外壳2内部,所述的下移动滑套8嵌套于所述的上移动滑套3内部;所述的弹簧9安装在所述的上移动滑套3和所述的下移动滑套8的凹槽内;所述的支撑钢球4安装在所述的下移动滑套8的锥形孔内;所述的挡板5通过所述的螺钉6安装在所述的提锤外壳2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玉坤,未经张玉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248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调压力开关检测装置
- 下一篇:锂电池壳体检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