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薇菜加工用晒床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23779.9 | 申请日: | 2014-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132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胡齐放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齐放 |
主分类号: | A23B7/02 | 分类号: | A23B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7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薇菜加 工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产品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薇菜加工用晒床。
背景技术
薇菜,学名紫箕,属多年生蕨类植物,在我国东北、陕西、甘肃等山区均有分布。薇菜采摘后需及时进行加工,否则薇菜会发生变质,影响薇菜的品质。因此需要将采回的鲜薇菜放入沸水中烫煮后捞出沥干;再将沥干的鲜菜撒入晒席上揉捻晾晒,使鲜菜逐渐失水变红得到干燥的毛薇菜,再将干燥的毛薇菜泡发选取加工成成品待食用。薇菜在晾晒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捻揉,增加薇菜的干燥速率,保证薇菜的品质,对薇菜头部的嫩羽叶进行脱除。薇菜每次揉捻后需要将脱除的嫩羽叶进行分离,传统加工过程中都通过人工筛检将薇菜与嫩羽叶碎粉分离倾倒,其分离耗时,而且不易进行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薇菜加工用晒床,其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提高薇菜揉捻后薇菜与嫩羽叶的分离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进行实施:
一种薇菜加工用晒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浅槽状的晒床本体,以及与晒床本体构成可拆卸式连接配合的插板,晒床本体内设置有隔网,隔网将晒床本体的槽腔分割成上、下布置的第一、二区域,晒床本体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一插口,插板通过该插口插入第二区域并对第二区域进行填充。
隔网为竹片编织而成。
插板的一边部延伸至晒床本体的外围,且该延伸至晒床本体外围的边部设置有供操作人员取出和插入插板的操作部。
晒床本体和插板均为木质或竹质材料构成。
晒床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凹陷于晒床本体的咬合槽。
晒床本体的上部设置有凸出于晒床本体的咬合条,咬合条和咬合槽在晒床本体上上、下对应设置,晒床叠码时相邻晒床上的咬合条和咬合槽构成插接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进行实施,在薇菜需进行揉捻时,将插板插入第二区域,对第二区域进行填充,从而保证薇菜的有效揉捻,防止揉捻时因隔网悬空造成破坏,揉捻结束后将插板取出,晃动晒床本体,这样揉捻脱离的嫩羽叶就可从隔网网孔中落下并从插口倒出。从而实现快速的对薇菜进行揉捻处理,再次晾晒时,插板与晒床本体也是分离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图1去除插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如图1、2所示,一种薇菜加工用晒床,包括浅槽状的晒床本体10,以及与晒床本体10构成可拆卸式连接配合的插板12,晒床本体10内设置有隔网11,隔网11将晒床本体10的槽腔分割成上、下布置的第一、二区域10a、10b,晒床本体10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一插口,插板12通过该插口插入第二区域10b并对第二区域10b进行填充。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进行实施,在薇菜需进行揉捻时,将插板12插入第二区域10b,对第二区域10b进行填充,亦即对隔网11进行支撑,从而保证薇菜的有效揉捻,防止揉捻时隔网11悬空造成破坏,揉捻结束后将插板12取出,晃动晒床本体10,这样揉捻脱离的嫩羽叶就可从隔网11网孔中落下并从插口倒出。从而实现快速的对薇菜进行揉捻处理,再次晾晒时,插板12与晒床本体10也是分离的。具体操作时,隔网11水平布置,插板12的高度与第二区域10b的高度一致,隔网11的网孔控制在1cm×1cm左右。晒床本体的底部也可为筛网构成。
优选的方案为,隔网11为竹片编织而成。晒床本体10和插板12均为木质或竹质材料构成。竹片编织的隔网11,其强度好,可有效避免揉捻时渗出的薇菜汁的腐蚀作用,使用寿命长,避免需反复更换隔网11。
具体的为,插板12的一边部延伸至晒床本体10的外围,且该延伸至晒床本体10外围的边部设置有供操作人员取出和插入插板12的操作部121。操作部121可为插板12边部开设的空缺部,以供拉出和插入插板12时握持所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齐放,未经胡齐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237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棒类零件空间尺寸快速检验工装
- 下一篇:卡钳孔位置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