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焊治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23554.3 | 申请日: | 2014-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175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黄锐;沈苏毅;谢坚峰;谌清平;陈智;张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路之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08 | 分类号: | B23K3/08;B23K3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张相午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焊治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治具,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将集成片焊接在PCB板上的手焊治具。
背景技术
许多PCB板上需要焊接集成片,但是对于一些中央空调外机集成片与PCB板之间的距离需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若是距离太大,则会导致信号传输减弱,若是距离太小,则会导致散热效果不好,目前一般人为焊接把控,或是设计一些简单的治具通过定位块来把控集成片与PCB板之间的距离,上述两种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人为把控,则集成片与PCB板之间距离难以保持一致性,通过治具定位,则焊接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且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焊接方便、集成片与PCB板之间距离具有一致性、效率较高的手焊治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手焊治具,包括底座、两根左端支撑杆、两根中部支撑杆、至少一根右端支撑杆、承载板、压合板,所述两根左端支撑杆、两根中部支撑杆、至少一根右端支撑杆从左至右设置在底座的上端面,所述承载板一端的两侧与两根中部支撑杆一一对应且与两根中部支撑杆转动连接,所述至少一根右端支撑杆位于承载板另一端的下方支撑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上端面设置有PCB卡槽、卡合部,所述PCB卡槽上设置有多个集成片定位销,所述承载板上垂直设置有连接杆,所述压合板的一端与连接杆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压合板的另一端与卡合部活动连接,所述压合板的下端面设置有多个与承载板平行的下压板,所述承载板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焊接槽,所述多个焊接槽与PCB卡槽相通,所述承载板能绕两根中部支撑杆转动且压合板能与两根左端支撑杆的上端面接触。
优选地,每个所述下压板与压合板之间垂直设置有压簧。
优选地,所述承载板的上端面设置有多个转动卡块,所述多个转动卡块转动设置在PCB卡槽的周边,每个转动卡块的端部能位于PCB卡槽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两根左端支撑杆低于两根中部支撑杆。
优选地,每根所述左端支撑杆的上端面为倾斜面,所述左端支撑杆上端面的左端低于右端,当所述压合板与两根左端支撑杆的上端面接触时,每根所述左端支撑杆的上端面与压合板完全接触。
优选地,所述卡合部包括卡合柱、卡合杆、弹簧,所述卡合柱垂直固定设置在承载板的上端面,所述卡合杆与卡合柱平行,所述卡合杆呈倒“L”状,所述卡合杆的中部与卡合柱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卡合杆的下端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卡合柱的中部连接,所述弹簧分别与卡合杆、卡合柱垂直,所述呈倒“L”状的卡合杆的顶部与卡合柱的上端面之间留有与压合板厚度匹配的间隙。
优选地,还包括至少两个合页,所述压合板的一端与连接杆的顶部通过至少两个合页转动连接。
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将待焊接集成片的PCB板卡设在PCB卡槽内,将集成片的引脚插入PCB板上的孔内,由集成片定位销限制待焊接的集成片的引脚插入PCB板上的孔的深度,即集成片与PCB板之间的距离,绕连接杆的顶部转动压合板,压合板上的下压板抵至集成片,压合板通过卡合部卡合固定在承载板上,再绕两根中部支撑杆向左转动承载板,使得承载板与压合板倒置,此时压合板能与两根左端支撑杆的上端面接触,此时,原本置于集成片上的下压板此刻提供支撑作用,作业人员通过与PCB卡槽相通的焊接槽的设置,可以在反面对PCB与穿过PCB板的集成片的引脚进行焊接,具有焊接方便、集成片与PCB板之间距离保持一致、效率较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施例中压合板与承载板呈展开状态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压合板与承载板呈活动连接后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将承载板翻转后呈待焊接状态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中压合板与承载板呈活动连接后的侧视图;
图5为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施例中将承载板翻转后呈待焊接状态的侧视图。
图中:1-底座;2-中部支撑杆;3-连接杆;4-承载板;5-转动卡块;6-PCB卡槽;7-焊接槽;8-右端支撑杆;9-压合板;10-压簧;11-下压板;12-卡合杆;13-卡合柱;14-弹簧;15-左端支撑杆;16-合页;17-集成片定位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路之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路之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235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桥梁U型肋手孔切割装置
- 下一篇:一种线切割机床用下拖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