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缠绕管型材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23259.8 | 申请日: | 2014-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973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许锦庭;许剑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华清格瑞管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S3/02 | 分类号: | F16S3/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0 | 代理人: | 刘勇 |
地址: | 362200***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缠绕 管型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型材,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缠绕制作抗压性环刚度要求高、大管径管道的缠绕管型材。
背景技术
目前的缠绕管型材的加强筋都是竖向的,受重压后竖向加强筋会倾斜,型材厚度变薄,抗压性和环刚度都降低。目前的缠绕管型材不适用于缠绕制作抗压性环刚度要求高、大管径管道。另外,在型材上表面和下表面一般都制有沟槽,沟槽用于上下叠合时的相互扣合,以便用于多层缠绕制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缠绕制作抗压性和环刚度要求高、大管径管道的缠绕管型材。
本实用新型设有型材本体,型材本体呈长条平板状,型材本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为平面,型材本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设有至少2个沿纵向相邻排列且横截面为六边形的管状结构,型材本体沿纵向两侧端均设有卡槽和卡条。
所述卡槽为圆弧形凹槽;所述卡条为圆弧形凸条。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由于型材本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设有至少2个沿纵向相邻排列且横截面为六边形的管状结构,可形成高强度的加强筋结构,当型材缠绕时,这种加强筋结构会相互牵扯,可大大增强抗压性和环刚度。
2.由于型材本体上表面和下表面都是平面的,没有沟槽,制作多层缠绕管时,相邻型材本体叠层时只需要在型材本体上下表面涂胶粘固,不需要在型材本体的上下表面再相互扣合。另外,在缠绕制作双层管时,管道两端可预留出纵向承插段,供下一条管道的插接,由于承插段的上表面和下表面都是平面的,因此2条管道纵向连接时仅通过涂胶粘固就可以,而不用在连接处通过设置抱箍(现有技术需采用抱箍)来连接。
3.适合制成大管径的的管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缠绕制作成单层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缠绕制作成双层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施例设有型材本体1,型材本体1呈长条平板状,型材本体1的上表面11和下表面12均为平面,上表面11和下表面12之间设有3个沿纵向相邻排列且横截面为六边形的管状结构13,型材本体1沿纵向两侧端均设有卡槽14和卡条15。卡槽14和卡条15用于缠绕时邻圈之间的侧面卡合。
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缠绕制作成单层管时,型材本体1经螺旋缠绕形成单层管。
参见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缠绕制作成双层管时,由于型材本体上表面和下表面都是平面的,没有沟槽,在相邻型材叠层时只需要在型材本体上下表面涂胶粘固,不需要在型材本体的上下表面再相互扣合。另外,在缠绕制作双层管时,管道两端可预留出纵向承插段P1,供下一条管道的插接,由于承插段P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都是平面的,因此与下一条管道纵向连接时仅通过涂胶粘固就可以,而不用在连接处通过设置抱箍(现有技术需采用抱箍)来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华清格瑞管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华清格瑞管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232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浇花水瓶盖
- 下一篇:空调器及其舒适控制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