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太阳能充电蓄电皮套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222726.5 | 申请日: | 2014-05-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400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 发明(设计)人: | 张晋生;陈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发行部 |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S40/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耿小强 |
| 地址: | 10003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充电 皮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充电蓄电皮套,是一种太阳能充电产品,适用于手机、平板电脑、数码相机、蓝牙耳机等常用移动设备充电,属于电子能源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发展迅猛,成为倍受消费者喜爱的电子产品。用户为了保护手机、平板电脑待移动设备,在使用和保管时常常使用保护套,这些保护套一方面可以用于固定移动设备,另一方面可以用于保护显示屏,具有防止损坏和装饰功能。
为了解决充电问题,一些保护套设置了太阳能充电功能。但是目前的同类产品能量转换率低,直接给外接设备供电,电压不稳,电量不够。没有电流电路控制版,不能蓄电,续航时间短。同时,这类保护套只能在太阳光下使用,在没有太阳光的情况下无法给移动设备充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小面积太阳能电池板,电量不够,电压不稳,无法持续充电及在没有太阳光的情况下不能使用的问题,提供一种太阳能充电及蓄电两用的保护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太阳能充电蓄电皮套,包括皮套体和充电蓄电组件,所述的皮套体包括上面板、下面板、连接部和支撑板,所述的上面板与下面板之间通过连接部进行连接、折合,所述的支撑板与所述的上面板之间通过部分缝合或粘贴进行连接;所述的充电蓄电组件包括太阳能电池板、电流电路控制板、锂电池和充电接口等,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电流电路控制板和锂电池之间依次通过连接线进行电性连接,所述的充电接口与电流电路控制板连接。
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设置于下面板的外表面上。
所述的电流电路控制板和锂电池均设置于上面板的内部,所述的充电接口设置于上面板的侧面。充电接口多样,可以通过多用转换头,给手机、平板电脑、数码相机、蓝牙耳机等常用移动设备充电;同时还可以用电源为皮套内锂电池充电。
采用太阳电池板把光能转化成电能,存储在4000毫安的锂电池里,锂电池镶嵌在皮套内。
所述的上面板的内表面设置开关和电量指示灯,电量指示灯与电流电路控制板连接。电量指示灯为四个,分别为25%、50%、75%和100%电量指示灯。打开开关,相应的电量指示灯开启即可显示电量,实现了自动电量显示。
所述的上面板的内表面设置太阳能指示灯,太阳能指示灯与电流电路控制板连接。
所述的下面板的内表面上设置凹槽,凹槽数量为3个,用于放置支撑板。在使用时,支撑板未与上面板连接(粘接)的一端放置在相应的凹槽中,放置在不同的凹槽中以使支撑板具有不同的支撑角度。
所述的下面板的内表面设置一个弹性绑带,在皮套闭合放置时,可将弹性绑带置于上面板的外表面上,起到紧固上面板和下面板的作用。
所述的上面板上设置一个孔洞,用于显露平板电脑摄像头。
所述的支撑板上还粘贴高粘度树脂胶,可以粘贴上万次,用于固定平板电脑、手机等移动设备。
上述太阳能充电蓄电皮套还包括充电导线,所述的连接部还设置有充电导线的固定绑带。
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充电蓄电皮套,可以用5v电源(交流电5v充电器、电脑USB接口均可)通过电流电路控制板逆向给皮套内的锂电池充电。解决在没有太阳光的情况下,无法给皮套充电的问题,因此皮套兼顾室内室外使用的功能。在室内用电源为皮套内锂电池充电,在室外可以用太阳能为皮套内锂电池充电。同时节省接口,一般的移动充电宝或者太阳能皮套,输出口和输入口都是分开的,而在本实用新型皮套中是合二为一,即输出和输入是一个接口,美观简洁,节省空间,经济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皮套,电压稳定,在有阳光的环境下可使用太阳能充电,在没有阳光地方也可以用外接交流电给皮套里面的锂电池充电。不但是一个光电转换器,也是一个移动充电宝。通过连接线,可以给外接设备充电,如平板电脑、手机、数码相机及其它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充电蓄电皮套,太阳能转换效率高,光电转换效率:20.0%,过流范围≤220%A。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皮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皮套的充电蓄电组件工作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
1 上面板 2 下面板
3 支撑板 4 连接部
5 电流电路控制板 6 充电接口
7 凹槽 8 弹性绑带
9 孔洞 10 高粘度树脂胶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发行部,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发行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227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