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振铰刀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22426.7 | 申请日: | 2014-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175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明;曾宪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恒瑞精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77/00 | 分类号: | B23D77/00 |
代理公司: | 大连星海专利事务所 21208 | 代理人: | 花向阳 |
地址: | 1166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铰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振铰刀,其属于刀具机械加工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铰刀是一种用以切除已加工表面金属的旋转刀具,经绞削加工后的孔可获得精准的尺寸和形状,其铰刀的最主要作用也就是为了提高孔的加工精度,降低其表面的粗糙度,是用于加工和半精加工的刀具,其加工余量一般很小。目前,由于设计水平越来越高,对加工零件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机械零件加工过程中普遍存在各种各样的高精度要求的孔加工。
在操作过程中,铰刀都是需要通过连接到机床主轴上才能进行旋转加工的,但目前市场上铰刀都是等分割的铰刀,使用时由于刀具和机床主轴都有振动,又因为铰刀的刀刃都是等分割的,所以容易形成共振。刀刃数越多,共振的频率越大,导致铰出的孔圆度不好,但是如果减少刃数,又降低了加工效率。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有效克服共振,提高精度的防振铰刀。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防振铰刀,包括柄部、颈部和设于柄部前端的刀头部。所述刀头部设有六个刀刃,每条刀刃的前端开设有切刃,每条刀刃之间形成排屑槽,每条刀刃的前刀面上设有刃带,每相邻两刀刃间在顺时针方向上以所述刀头部的中心为顶点依次形成57度角、63度角、60度角。
所述切刃的宽度为2-10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该铰刀包括柄部、颈部和设于柄部前端的刀头部。刀头部设有六个刀刃,每条刀刃的前端开设有切刃,每条刀刃之间形成排屑槽,每条刀刃的前刀面上设有刃带,每相邻两刀刃间在顺时针方向上以所述刀头部的中心为顶点依次形成57度角、63度角、60度角。该铰刀使用寿命长,加工精度高,将切削刃的分割角度由等分变为不等分,这样就改变了刀具振动的固有频率,消除共振现象,提高了工件的圆度精度。大幅度减小生产成本,而且能够更好的达到预期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防振铰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防振铰刀的刀头部截面示意图。
图3是一种防振铰刀的到头部截面刀刃间的角度图。
图中,1、柄部,2、切刃,3、排屑槽,4、刃带,5、刀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图1和图2示出了一种防振铰刀,包括柄部1、颈部和设于柄部1前端的刀头部。刀头部设有六个刀刃5,每条刀刃5的前端开设有切刃2,每条刀刃5之间形成排屑槽3,每条刀刃5的前刀面上设有刃带4,每相邻两刀刃5间在顺时针方向上以刀头部的中心为顶点依次形成57度角、63度角、60度角。该切刃2的宽度为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恒瑞精机有限公司,未经大连恒瑞精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224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假负载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橡胶沥青生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