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穿戴式心率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21551.6 | 申请日: | 2014-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289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李爱国;高孟佶;张朝阳;刘莎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0245 | 分类号: | A61B5/0245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地址: | 71005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穿戴 心率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可穿戴式心率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拥有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老龄人口增长最快的国家,人口的老龄化给社会的经济发展和医疗保健等事业带来巨大影响。老年人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对于生活和生命质量也有着不同层次的需求,因此,社会、单位、家庭与个人不可避免地面对老龄化带来的严峻考验。同时,老年人也是各种慢性病和突发性疾病的多发人群,需要其他人的照顾,单纯依靠子女已很难胜任照料好老人的任务,于是部分老人(或子女)选择了养老院。因此如何处理好入住养老院的老年人这一特殊人群的健康管理,尤其在出现一些突发性疾病,如心绞痛、脑血栓等情况时,能够及时发现,进而采取相应救护措施,使老年人在老有所养的基础上提高生存能力,降低生命危险,是我们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穿戴式心率检测装置,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穿戴方便,处理速度快,计算精度高,工作可靠性高,智能化程度高,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便于在养老院推广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穿戴式心率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部和设置在中间部两侧的腕带,所述腕带上设置有RFID定位电子标签,所述中间部为扁平盒装结构,所述中间部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状态指示灯,所述中间部内设置有可穿戴式心率检测装置电路,所述可穿戴式心率检测装置电路包括控制器模块、与控制器模块相接的时钟电路模块和数据存储电路模块,以及为各用电模块供电的供电电池,所述控制器模块的输入端接有第一微处理器模块,所述第一微处理器模块与第二微处理器模块相接,所述第一微处理器模块的输入端接有心率信号采集模块,所述控制器模块的输出端接有报警电路模块和状态指示灯,所述控制器模块通过ZigBee无线通信模块与监控主机连接并进行双向通信,所述RFID定位电子标签与监控主机连接并进行通信。
上述的一种可穿戴式心率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模块包括芯片MSP430F149、二极管D3、晶振Y0和Y1,非极性电容C22、C38和C39,以及电阻R12、R13和R40;所述芯片MSP430F149的第1引脚与供电电池的输出端VCC相接,所述芯片MSP430F149的第8引脚通过晶振Y0与第9引脚相接,所述芯片MSP430F149的第22引脚与插孔J3相接,所述芯片MSP430F149的第53引脚与晶振Y1的一端和非极性电容C38的一端均相接,所述芯片MSP430F149的第52引脚与晶振Y1的另一端和非极性电容C39的一端均相接,所述非极性电容C38的另一端和非极性电容C39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芯片MSP430F149的第62引脚通过R40接地,所述芯片MSP430F149的第63引脚接地,所述芯片MSP430F149的第58引脚与电阻R13的一端相接,所述电阻R13的另一端与电阻R12的一端和二极管D3的正极均相接,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二极管D3的负极和非极性电容C22的一端均与供电电池的输出端VCC相接,所述非极性电容C2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芯片MSP430F149的第28引脚、第29引脚、第30引脚、第31引脚、第32引脚和第33引脚分别对应与排母J1的第2引脚、第5引脚、第4引脚、第3引脚、第7引脚和第6引脚相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215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X线胸片架
- 下一篇:一种高炉矿渣醇基铸造涂料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