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工业窑炉烟气除尘冷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20664.4 | 申请日: | 2014-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164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高麟;汪涛;刘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易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0 | 分类号: | B01D53/00;B01D46/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宏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7 | 代理人: | 王睿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业 烟气 除尘 冷却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业窑炉烟气除尘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工业窑炉烟气除尘冷却系统主要包括除尘装置和冷却装置,其中除尘装置的待除尘气体进气口与工业窑炉烟气输入管连接,除尘装置的已除尘气体排气口通过排气管与冷却装置的待冷却气体进气口连接,冷却装置的已冷却气体排气口与气体输出管连接。工作时,待除尘的高温烟气从工业窑炉烟气输入管进入除尘装置,通过除尘装置净化后,再从除尘装置的已除尘气体排气口、排气管进入冷却装置,通过冷却装置冷却最后从已冷却气体排气口以及气体输出管排出进入后续的回收处理工序。上述工业窑炉烟气除尘冷却系统存在的一个现象,即每工作一段时间后气体回收率就会下降。目前的解决办法是定期对整个工业窑炉烟气除尘冷却系统进行停机检修。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待除尘气体中往往含有沸点较高的物质,这些物质在进入冷却装置后冷凝析出,沉积在冷却装置底部而无法即时排放,长期以往会使冷却装置内的烟道减小,从而影响冷却及后续回收效率。例如,矿热炉烟气中大多含有水蒸气和焦油,最后会沉积在冷却装置底部。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即提供一种能够对沉积在冷却装置底部的污液进行即时排放,从而有利于烟气冷却及后续处理的工业窑炉烟气除尘冷却系统。
该工业窑炉烟气除尘冷却系统包括除尘装置和冷却装置,除尘装置的待除尘气体进气口与工业窑炉烟气输入管连接,除尘装置的已除尘气体排气口通过排气管与冷却装置的待冷却气体进气口连接,冷却装置的已冷却气体排气口与气体输出管连接,冷却装置连接有污液排放管,该污液排放管的进液口与冷却装置的底部连通,污液排放管的排液口连接一排液装置,污液排放管上设置有排放阀;排液装置包括受液槽,受液槽的槽底设置有槽腔下部分隔板,该槽腔下部分隔板将受液槽分隔成上部连通的左腔体和右腔体,所述污液排放管的排液口由上向下伸入至左腔体的水封液面下方;排液装置包括抽吸管,抽吸管的抽吸口伸入至右腔体,抽吸管的排液口连接外部抽吸泵;左腔体的水封液面与槽腔下部分隔板的顶部保持齐平。
本实用新型的工业窑炉烟气除尘冷却系统工作过程中,打开污液排放管上的排放阀,冷却装置底部污液将通过污液排放管流入受液槽的左腔体,由于污液排放管的排液口由上向下伸入至左腔体的水封液面下方,故排液时污液排放管内不会进入外部空气,同时,左腔体的水封液面与槽腔下部分隔板的顶部保持齐平,当污水流入受液槽的左腔体后必然导致左腔体的液面升高从而漫过槽腔下部分隔板的顶部而流入右腔体,当右腔体内积有一定液体后,打开外部抽吸泵,即可将右腔体内的液体抽走,而不会影响左腔体的液面高度,从而确保左腔体水封的作用。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工业窑炉烟气除尘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易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易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206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拉幅定型机的除尘装置
- 下一篇:自由转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