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丝锁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20662.5 | 申请日: | 2014-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50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吴新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桐乡市天佳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15/00 | 分类号: | E05B15/00;E05B15/16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徐关寿;吴辉辉 |
地址: | 3145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丝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丝锁。
背景技术
传统卸弹击发火器的使用需要进行管制和授权,因此需要有关用于或设计用于防止火器失窃或其他故意滥用的装置。
传统的枪锁结构简单,可靠度不高,容易被简单工具损坏,市场缺乏一种结构简单但可靠度高、破拆难度大的锁具。
中国专利文献CN201972493公开了一种锁体,由本体和设于本体内的加强柱组成。采用聚碳酸酯材料一体成型制成,降低了制造成本,并在聚碳酸酯锁体本体中加入了加强柱,提高了锁体的防锯效果,克服了纯聚碳酸酯防锯效果不佳的问题。但是这种结构的锁体仍存在锁芯结构不合理、加强柱位置不合理,整体抗拉拔能力、抗震能力、抗锯能力欠缺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丝锁,具有稳定的力学结构,抗拉拔能力、抗震能力、抗锯能力超出中国标准QB 1918,以及美国标准F2369-04和F883- 13。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钢丝锁,包括锁芯构件、锁体和锁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包括盖片、尼龙本体和底片,所述盖片、尼龙本体和底片上都设有大销孔,三者通过大钢销串连固定,尼龙本体外围内侧设有加强柱;所述锁芯构件包括芯套、套在芯套中的锁芯;所述锁梁通过固定销与尼龙本体固接。
所述盖片和底片的大销孔横截面含有一个角度为60°~80°的外扩角。外扩角的存在可以大大改善大钢销与盖片的连接强度,大大提高了火器挂锁的抗拉拔能力和抗震能力。由于传统的钢销的头部底面往往是不平整的,因此盖片、底片和钢销的接触类型为不连续的点接触和线接触,造成破拆条件下抗拉拔能力和抗震能力的欠缺,钢销可能会脱出大销孔。本方案通过外扩角的设计,形状贴合钢销头部底面,使得钢销头部底面和盖片、底片的接触变为连续的面接触,大大提高了钢丝锁的抗拉拔能力和抗震能力。
所述盖片由厚度范围为1.5~2.0mm的上金属片和厚度范围为1.0~1.5mm的下金属片叠合而成。传统的盖片仅仅是一片较厚的碳素钢,根据火器锁具的要求一般要求是Q235或更高的标号碳素钢,这类碳素钢成本较高,而且成型难度较大。本方案采用两片较薄的金属片叠合而成,根据发明人研究得出,采用上述两种厚度的碳素钢金属片组合,可以得到比相同厚度金属片更好的抗扭强度和抗冲击强度。更为惊喜的是,这种叠合结构可以使用屈服强度更低的碳素钢如Q195,其抗扭强度和抗冲击强度不低于相同厚度的单片Q235碳素钢片。
所述尼龙本体为圆角过渡的六边形,每个边角内侧对应设置一个小销孔,所述小销孔的圆心与尼龙本体的外周之间的距离为1.4~2.0mm。
中国专利文献CN201972493没有涉及小销孔的位置,即加强柱在本体中的具体位置,仅仅是根据注塑要求进行的位置排布。发明人研究发现,小销孔的位置不仅仅与注塑要求有关,更多的与锁体的抗锯效果挂钩:过浅的位置可能造成尼龙本体的磨损引起加强柱外露,使用工具撬开加强柱成为可能,破拆时间会大为缩短,因此必须要有一定厚度的尼龙外包;过深的位置会对锁体的抗冲击能力产生不利的影响。
所述尼龙本体的大销孔圆心与尼龙本体两侧的小销孔圆心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发明人研究得出,如此排布有利于提高抗锯效果,使得破拆活动中锯条与大钢销与加强柱同时接触,大大增加了破拆时间,抗锯效果大为改进。
所述尼龙本体上的大销孔圆心与尼龙本体的竖直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5~11mm,所述尼龙本体的上下两个小销孔圆心处于尼龙本体的竖直中心线上,所述尼龙本体的左右小销孔圆心与尼龙本体的竖直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12~15mm。发明人研究得出,大销孔和小销孔在尼龙本体中的具体位置和相对位置及其重要,与锁体的抗锯、抗冲击能力相关。
所述锁芯构件中锁芯与芯套通过卡簧卡接,所述锁芯外周上包含一条用于自动安装定位的沟槽。锁芯与芯套两者通过正装或反装的方式安装。正装时,通过一个折角封片封闭锁芯的锁芯壳。传统的锁芯安装通过人工定位,存在定位不准的问题,本方案通过沟槽自动定位,装配更为精确合理,装配精度提升。
所述尼龙本体的侧部开有侧孔,侧孔距离尼龙本体上表面的深度为6.5~9.5mm。发明人研究得出,过浅的深度不利于锁具的防插拔能力,过深的深度则可能影响锁芯在尼龙本体中的力学结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上盖片结构二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尼龙本体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尼龙本体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正、反装锁芯构件结构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锁芯结构三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桐乡市天佳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桐乡市天佳五金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206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