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硬脂酸锌成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20531.7 | 申请日: | 2014-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980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陈功;周腊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联盟化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1/02 | 分类号: | F25D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300 江苏省常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硬脂 成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硬脂酸锌成片装置。
背景技术
稳定剂是生产PVC材料的必需品,诸如硬脂酸锌、硬脂酸钡、硬脂酸钙等。
结晶切片在稳定剂的生产过程中是相当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产品的成型。高温液体稳定剂从反应釜出来后需要进行结晶,传统的方式是用滚筒进行冷却,即在滚筒内部不断注入冷水,使得液态的稳定剂遇到滚筒后冷却结晶。
传统的成片装置在滚筒上开有一出水孔,在进水孔不断注入冷水时,出水孔会不断地溢出水,溢出后的水直接掉落到下方的接水槽中,实现滚筒内部水流的循环,这样虽能达到冷却效果,但是冷却效果并不理想,而且也存在比较大的弊端,大量的水掉落到接水槽,会使得整个工作环境比较潮湿,四处溅起的水也容易引起电路故障,不利于安全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对水流进行有效控制、保证生产安全、并且冷却效果较好的硬脂酸锌成片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硬脂酸锌成片装置,包括反应釜、两个滚筒和支架,两滚筒设置在支架上,且两滚筒之间设有间隙,两滚筒相向转动,反应釜设置在两滚筒的间隙上方,其特征在于,两滚筒一端均设置有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组件包括旋转接头、进水管、出水管,所述旋转接头出口端与滚筒内部连通,旋转接头的出水口与出水管相连,旋转接头的入水口与入水管相连。
进一步,进水管与水泵连接,通过常规手段取水,使得该装置使用比较简单。
进一步,为了实现水流的进与出,所述旋转接头采用内管旋转的双向流通式旋转接头。
更进一步,为了实现对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所述出水管与水池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硬脂酸锌成片装置能够对水流进行有效控制,保证生产安全,并且冷却效果较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硬脂酸锌成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图中:1.反应釜,2.滚筒,3. 旋转接头,4.垂直弯通,5.进水管,6.出水管,7.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硬脂酸锌成片装置,包括反应釜1、两个滚筒2和支架7,两滚筒2设置在支架7上,且两滚筒之间设有间隙,两滚筒2相向转动,反应釜1设置在两滚筒2的间隙上方,两滚筒2一端均设置有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组件包括旋转接头3、进水管5、出水管6,所述旋转接头3出口端与滚筒2内部连通,旋转接头3的出水口与出水管6相连,旋转接头3的入水口与入水管5相连。
两个滚筒2相向转动,且之间设有缝隙,因为反应釜1对应设置在间隙上方,所以当液态稳定剂从反应釜1中出来后,掉落在两个滚筒2上结晶,同时又通过间隙成型,而间隙的厚度正好就是成片的厚度,其中滚筒2起到冷却结晶和导向作用。
水池里的水通过水泵增压从入水管5进入到旋转接头3,然后再进入滚筒2内部,同时,滚筒2内溢出的水通过旋转接头3,从旋转接头3的出水口流入出水管6,然后再流进水池,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并使得再被利用的水能够被冷却以后再进入到滚筒2内部,提高了冷却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实用新型硬脂酸锌成片装置能够对水流进行有效控制,保证生产安全,并且冷却效果较好,提高了工作效率,缩减了生产成本。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联盟化学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联盟化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205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