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线路补修管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19889.8 | 申请日: | 2014-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05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巢亚明;叶海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朋友电力金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7/00 | 分类号: | H02G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路 补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金具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线路补修管。
背景技术
电力线路施工全是在野外作业,在电力架空线路施工中,在牵引车长距离牵引导线时,经常会发生钢芯铝绞线的外层铝股磨损、折断;在线路运行中也会因为外力的作用产生断股,使用单金属导线也同样会出现截面损伤,这就需要及时适当的对导线进行修补,避免因为散股或截面损伤扩大而导致的传输、机械性能下降,甚至断线。在损伤的部位要求采取补修措施,以保证导线的有效抗拉强度和导线的横截面。
目前,市场上的(申请号为200920232376.X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缆线补修管),它由一对截面呈C形的具有塑性变形能力的半圆环柱本体构成,所述半圆环柱本体上设有凸榫条和凹榫条,使一对半圆环柱本体能通过各自的凸榫条和凹榫条相互投合。这种补修管虽然能对导线进行修补,但补修管是通过各自的凸榫条和凹榫条相互投合来修补,结构复杂,难于生产,生产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方便、结构简单、成本低的线路补修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路补修管,包括C形补修管本体、C形封盖,所述C形补修管本体开口端的两内侧壁均设有滑轨,所述C形封盖置于C形补修管本体开口端上,所述滑轨包括C形补修管本体的内侧壁向凹陷成型的滑轨台以及设置滑轨台一侧的滑轨侧壁,所述滑轨侧壁与台面呈75~85度设置,所述C形封盖开口端的两外侧壁均设有楔形面,所述C形封盖开口端的端面与滑轨台的台面相抵触,所述楔形面与滑轨侧壁相嵌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C形封盖从C形补修管本体一端插头,C形封盖开口端面与滑轨台的台面相抵触,沿滑轨向前滑移,由于所述滑轨侧壁与台面呈75~85度设置,所述楔形面与滑轨侧壁相嵌合,使得C形封盖不会与C形补修管本体相脱离,进行线路补修,安装快速方便,结构简单,同时该线路补修管可以由同一管件分割,并且进行简单加工就可以完成制造,便于制造,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轨台向内凹陷的距离为C形封盖开口端厚度的1~2倍。这样使得C形封盖在滑轨滑移能更加顺畅,同时避免C形封盖脱离滑轨,提高线路补修管的使用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楔形面设有凸筋,所述凸筋与C形封盖的轴线平行设置,所述滑轨侧壁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凸筋相配合。所述楔形面上的凸筋与滑轨侧壁上的凹槽配合,使得C形补修管本体与C形封盖配合更加牢固稳定,有效避免两者脱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C形封盖从C形补修管本体一端插头,C形封盖开口端面与滑轨台的台面相抵触,沿滑轨向前滑移,由于所述滑轨侧壁与台面呈75~85度设置,所述楔形面与滑轨侧壁相嵌合,使得C形封盖不会与C形补修管本体相脱离,进行线路补修,安装快速方便,结构简单,同时该线路补修管可以由同一管件分割,并且进行简单加工就可以完成制造,便于制造,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线路补修管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A局部放大图。
图中 1、C形补修管本体;11、滑轨;111、滑轨台;112、滑轨侧壁;113、凹槽;2、C形封盖;21、楔形面;22、凸筋。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2对本实用新型一种线路补修管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线路补修管,包括C形补修管本体1、C形封盖2,所述C形补修管本体1开口端的两内侧壁均设有滑轨11,所述C形封盖2置于C形补修管本体1开口端上,所述滑轨11包括C形补修管本体1的内侧壁向凹陷成型的滑轨台111以及设置在所述滑轨台111一侧的滑轨侧壁112,所述滑轨台111向内凹陷的距离为C形封盖2开口端厚度的1~2倍,其中1.2倍为最优选择,这样使得C形封盖2在滑轨11滑移能更加顺畅,同时避免C形封盖2脱离滑轨11,提高线路补修管的使用性能,同时所述滑轨侧壁112与台面呈75~85度设置,其中角度为80为最优选择,所述C形封盖2开口端的外侧壁设有楔形面21,C形封盖2开口端面与滑轨台111的台面相抵触,所述楔形面21与滑轨侧壁112相嵌合。
所述楔形面21设有凸筋22,所述凸筋22与C形封盖2的轴线平行设置,所述滑轨侧壁112设有凹槽113,所述凹槽113与凸筋22相配合,所述楔形面21上的凸筋22与滑轨侧壁112上的凹槽113配合,使得C形补修管本体1与C形封盖2配合更加牢固稳定,有效避免两者脱离。
本使用新型使用时所述C形封盖2从C形补修管本体1一端插头,C形封盖2开口端面与滑轨台111的台面相抵触,沿滑轨11向前滑移,由于所述滑轨侧壁112与台面呈80度设置,所述楔形面21与滑轨侧壁112相嵌合,使得C形封盖2不会与C形补修管本体1相脱离,配合后,采用压钳,从C形封盖2开口端的两侧壁外压合变形,同时也使得C形封盖2向内变形,从而将缆线压紧,成为一体完成线路补修,安装快速方便,结构简单,同时该线路补修管可以由同一管件分割,并且进行简单加工就可以完成制造,便于制造,降低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朋友电力金具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朋友电力金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198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层余沙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RS485通信线路的防雷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