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联合收割机的出草口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19299.5 | 申请日: | 2014-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842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何佑之;袁文胜;金诚谦;汤庆;孙勇飞;郑长鹏;张世珍;覃文龙;胡敏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五菱柳机动力有限公司;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D41/12 | 分类号: | A01D41/1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何朝旭 |
地址: | 545005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合收割机 出草口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联合收割机的出草口结构,属于农业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联合收割机的出草口位于机体上脱离滚筒一端,脱离滚筒分离出的秸秆经出草口排到收割机后方。出草口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要及时排草,经滚筒进入排草口的秸秆要经过排草口及时排出机体,目前市场上联合收割机的出草口外侧板呈直线型,且前后宽度一样,另外结构设计上有缺陷,容易造成出草口堵塞,严重时导致联合收割机无法持续工作,同时也不利于出口处碎草装置的充分切割及分散,对后续种植工作产生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稻麦联合收割机的出草口结构,这种结构是根据秸秆在收割机内运动的特点设计,可以防止秸秆过于集中而造成的排草不畅,切割不均的同时还可以使切碎后撒在地面的秸秆分散开来,利于后续耕种作业。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联合收割机的出草口结构,包括机架梁、支撑梁和焊接在机架梁上的机架封板,还包括底板、前竖板、外侧板和分草板;底板为一端弯成圆弧状的钢板,前竖板一端为平板,另一端为圆弧形,平板端竖直焊接于机架梁上,圆弧端与底板的圆弧端焊接形成过渡圆弧,外侧板为焊接在联合收割机排草口处的Z字形钢板,前部往收割机内侧折弯收缩,后部向外侧折弯;分草板由三块钢板组成,其中一块钢板作为连接板,另外两块钢板与连接板垂直焊接成人字形,连接板通过紧固件连接在底板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
进一步的,底板上开有安装碎草刀的定刀和连接板的孔。
进一步的,连接板通过螺栓连接在底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整个排草口的结构呈现前部窄后部宽、前部高后部低、前小后大的喇叭状的特点,且中间有一个台阶过渡。出草口后端部则呈现上小下大的形状,这是符合秸秆的运动特点的,因为秸秆在往后方运动的过程中,由于受重力作用会逐渐向下方集中,出草口端部上小下大,在节省空间的基础上便于秸秆顺利排出。因此,该实用新型从根本上解决了普通联合收割机容易秸秆过于集中而造成的排草不畅,切割不均。同时,可以使切碎后撒在地面的秸秆分散开来,利于后续耕种作业。
附图说明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结构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出草口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述结构中外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述结构中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述结构中分草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述结构中前竖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联合收割机的出草口结构,如图1、2、3、4、5所示: 包括机架梁5、支撑梁1和焊接在机架梁上的机架封板6,还包括底板3、前竖板7、外侧板2、分草板4和内侧板。
支撑梁1是整个机架的延伸,承受内部和外部的作用力,保持不变形。
底板3为一端弯成圆弧状的钢板,底板3也呈现前窄后宽、前高后低的形式,板上开有安装碎草刀的定刀和连接板8的孔,圆弧的作用是保证秸秆在此处运动的平顺性。
前竖板7位于脱离滚筒外端前方,阻挡秸秆向前方的运动。前竖板7一端为平板,另一端为圆弧形,平板端竖直焊接于机架梁5上,圆弧端与底板3的圆弧端焊接形成过渡圆弧,可以使秸秆沿底板圆弧处平顺滑出。
外侧板2为焊接在联合收割机排草口处的Z字形钢板,前部往收割机内侧折弯收缩,后部向外侧折弯。焊接到出草口上呈前窄后宽,前方窄的地方可以在保证不影响出草的情况下,使输送搅拢及粮箱的安装方便,后方宽的地方可以使秸秆分散,在此处安装的碎草装置可以更充分的将草切碎排出到后方。
分草板4由三块钢板组成,其中一块钢板作为连接板8,另外两块钢板与连接板8垂直焊接成人字形,连接板8通过螺栓安装在底板3上。分草板4可以将出草口被切碎以后的秸秆稍微分开抛洒,防止秸秆在地面上过于集中,影响后期耕作、种植作业。
内侧板由几块钢板焊接到机架上形成,用于将脱粒清选部分与排草口隔开。
所以,整个排草口的结构呈现为前窄后宽、前高后低、前小后大的喇叭状的特点,中间有一个台阶过渡。出草口后端部则呈现上小下大的形状,这是符合秸秆的运动特点的,因为秸秆在往后方运动的过程中,由于受到重力作用会逐渐向下方集中,出草口端部上小下大,在节省空间的基础上便于秸秆顺利排出。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五菱柳机动力有限公司;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未经柳州五菱柳机动力有限公司;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192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联合收割机的凹板筛
- 下一篇:联合收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