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预防压边圈底面残渣的铸造模型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18284.7 | 申请日: | 2014-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431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虹冈铸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2 | 分类号: | B22C9/02;B22C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防 压边圈 底面 残渣 铸造 模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失模铸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预防压边圈底面残渣的铸造模型。
背景技术
在浇注铸造过程中,为了节省成本,各个厂家基本都选用废铁或废钢作为冶金材料,这些废旧的材料中含有许多杂质或氧化层,这些杂质在熔融的过程中不易熔化,而且不易清理干净,在浇注时会沿汤道流进制品中,尤其是在消失模铸造中,泡沫本身气化不彻底的情况下,也极易产生残渣,最终将影响制品的质量。对于压边圈来说,残渣受铁水浮力的作用上浮至气顶杆处,但是气顶杆部位的结构较小,浇注完成后的冷却速度也较其他大面处快,铁液的流动速度受到影响,从而使得铸件存在品质缺陷,传统的解决方法是在模型的底面增加冒口,通过铁水的浮力,将残渣排在冒口内,经过后期对设有冒口的结构处进行加工处理,达到提高铸件品质的目的,但是考虑成本问题,大部分厂家冒口只是选择性的安置,对于未安置冒口的地方,加工完成后气顶杆处存在未排干净的残渣,当铸件出现这种缺陷,往往需要同客户协商进行焊补处理,但是当缺陷较多时,处理起来非常困难,甚至导致铸件报废,这种缺陷问题长期以来困扰着各个生产厂家;而且气顶杆为长杆结构,在造型、凝固过程中有可能会发生变形等缺陷,从而影响铸件品质。
发明内容
根据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合消失模铸造的可预防压边圈底面残渣的铸造模型,包括压边圈、气顶杆,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加强板,所述压边圈的底面上设有气顶杆,所述气顶杆的下端设有加强板。
所述气顶杆有N个,N≥1。
所述加强板为厚度为20mm的泡沫板。
所述加强板的附着面的宽度与气顶杆上端的直径相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在原有的铸造模型上进行了改进,即在气顶杆的下端增加了一层20mm厚的加强板,加强板的宽度与气顶杆直径相同,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气顶杆部位的体积,延缓了气顶杆处铁水的冷却凝固速度,有效的将残渣顺利排到加强板内,减少了气顶杆内的残渣,使得后期缺陷的余量处理更加简便,而且对气顶杆起到加固、防止变形的作用,避免了气顶杆在造型、凝固时发生变形的情况,从而提高了铸件的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所示,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压边圈-1、气顶杆-2、加强板-3。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包括压边圈1、气顶杆2、加强板3,制作时首先将气顶杆2粘接在压边圈1的底面,然后用宽度与气顶杆2直径相同、厚度为20mm的泡沫加强板3粘接在气顶杆2的下端将气顶杆2连接起来。
实施例2
使用时,将铸造模型埋入型砂中,然后浇注铁水,当铁水冲型至底面时,残渣受到铁水浮力的作用,排入到加强板3内,保证了铸件在气顶杆处2的品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虹冈铸钢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虹冈铸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182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刮板机槽邦钢铸模
- 下一篇:涨紧装置拉杆锻造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