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电子烟的连接构件以及供电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18127.6 | 申请日: | 2014-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518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海;徐中立;翁建华;章炎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F47/00 | 分类号: | A24F47/00;H01M2/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4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子 连接 构件 以及 供电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烟领域,具体来说是涉及一种可适用于自动化装配的用于电子烟的连接构件以及供电组件。
背景技术
电子烟作为传统香烟的替代产品,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吸烟爱好者所接受,其优势主要体现在,对人体的危害相对较小以及拥有作为一款电子产品本身所具有的时尚感。现有技术中的大部分电子烟主要包括雾化组件和供电组件,其原理是利用供电的方式使雾化组件中的发热丝将内部的液态或固态的烟草物质生成烟雾供人吸食。
图1中揭示了目前一种比较典型的电子烟的供电组件,该供电组件包括外壳(未示出)、电池500、灯罩模块510和螺纹套组件501,电池500位于外壳内,灯罩模块510和螺纹套组件501分别在装配在外壳的两端。在灯罩模块510内设置有控制器511,控制器511为集成模块,其包括控制IC、气流传感器、触发开关以及LED发光源等部件,气流传感器通过感应气流并反馈信号给控制IC来控制触发开关的通断,控制器511上具有两个电源引脚和一个连接触发开关的控制引脚。常规来讲,电池500的负极505、正极508一般位于它的两端或它的同一端上,在供电组件的组装过程中,需要将控制器511的两个电源引脚分别通过导线506、导线509和电池500的负极505、正极508进行焊接,再将控制引脚通过导线507与螺纹套组件501内侧的电极502焊接导通,将外侧的电极503通过导线504与电池500的负极505焊接导通,螺纹套组件501的内侧和外侧的电极分别用于连接雾化组件中的发热丝两端,这样可以将电池500、控制器511中的触发开关以及雾化组件中的发热丝组成一个完整的回路。
由以上可知,在供电组件的组装过程中至少需要四根导线的焊接工艺,同时为了起到电池500的保护作用,还需要在电池500两端贴EVA缓冲垫并通过高温胶带固定。通常来说,导线焊接、贴EVA缓冲垫以及包装高温胶带等工序必须通过人工来完成,无法实现自动化装配,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增加成产成本。此外,由于通常的电子导线较细,特别是在焊接点处的导线在人工组装过程中容易发生断裂,增加了产品的不良率。因此如果要实现供电组件的自动化装配,则需要改变电池本身的内部结构以及电池与灯罩模块和螺纹套组件之间的连接关系,避免使用电子导线来焊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适用于自动化装配的连接构件以及供电组件,该连接构件可与电池的电极之间实现弹性导电连接,无需焊接导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适于装配在电子烟用供电组件上的连接构件,用于与雾化组件连接并形成电导通,该连接构件包括一连接部以及相绝缘设置的内电极、外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电极具有两端,其一端适于与雾化组件上的相应电极接触,另一端与供电组件内的电池接触,且该内电极上与电池接触的一端为可伸缩的弹性导电结构。
具体来说,所述弹性导电结构为可导电的弹簧、弹针或弹片结构。
进一步,所述内电极上与雾化组件上的相应电极接触的一端也为可伸缩的弹性导电结构。
优选的,所述内电极上与雾化组件相接触的一端为可导电的弹针结构,其与电池接触的另一端为可导电的弹簧结构。
具体来说,所述连接部为螺纹、磁吸或卡扣结构。
优选的,所述连接部设置在所述外电极上。
进一步,所述内电极上开设有贯穿于两端的气流通道。
具体来说,所述外电极呈环状并适于与供电组件的外壳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子烟的供电组件,其包括一由导电材质制成的外壳以及设置在该外壳内的电池和分别装配于外壳两端的连接构件和灯罩模块,所述连接构件可以是上述各个具体方案中涉及的连接构件,所述内电极与电池的其中一个电极相弹性抵接,所述外电极与外壳形成导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由于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的连接构件中的内电极与电池接触的一端为可伸缩的弹性导电结构,可实现与电池的电极之间的无焊接弹性电连接,为供电组件的模块式自动化装配奠定了基础;同时当电池受撞击挤压时还可给电池提供一定的缓冲力,确保电池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181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分离式发热模块的发热衣结构
- 下一篇:电子吸烟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