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风无纺布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17827.3 | 申请日: | 2014-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763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陈解忧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冠泓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2 | 分类号: | B32B27/02;B32B27/08;B32B27/32;B32B33/00;B32B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京万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0 | 代理人: | 万学堂 |
地址: | 362236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风 无纺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风无纺布。
技术背景
无纺布由包括化学纤维和植物纤维等在以水或空气作为悬浮介质的条件下在湿法或干法抄纸机上制成,虽为布而不经纺织故称其为无纺布。无纺布是新一代环保材料,具有强力好、透气防水、环保、柔韧、无毒无味,且价格便宜等优点。它是新一代环保材料,具有拒水、透气、柔韧、不助燃、无毒无刺激性、色彩丰富等特点。该材料若置于室外经自然分解,其最长寿命只有90天,置于室内在8年内分解,燃烧时无毒、无味、且无任何遗留物质,从而不污染环境,故环保作用由此而来。
无纺布制品色彩丰富、鲜艳明丽、时尚环保、用途广泛、美观大方,图案和款式都多样,属于环保产品,用途广泛,经济实惠。纺粘布与无纺布是从属关系。无纺布的制造有许多的生产工艺,其中纺粘法是其中的一种无纺布生产工艺。然而纺粘布在制备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纤维梳理,纤维梳理的方向会影响纺粘布的韧性和通透性。纺粘布的结构上的差异性也会使得纺粘布实现多种表面防护功能,从而广泛应用于农用薄膜、制鞋、制革、床垫、子母被、装饰、化工、印刷、汽车、建材,家具等行业,及服装衬布,医疗卫生一次性手术衣,口罩,帽,床单,酒店一次性台布,美容,桑拿乃至当今时尚的礼品袋,精品袋,购物袋,广告袋等等。
热风粘合是指在烘燥设备上利用热风穿透纤网使之受热熔融而产生粘合的生产方式。采用的加热方式不同,制的的产品性能和风格也各异。一般热风粘合制的的产品具有蓬松、柔软、弹性好、保暖性强等特点,但强度偏低,易于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热风无纺布,能够通过聚乙烯层和聚丙烯层的复合在保证热风熔合材料的柔软特性基础上,保证无纺布材料的通透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热风无纺布,包括:两个聚丙烯层、两个聚乙烯层和两个抗静电油脂层;所述两个聚丙烯层位于所述两个聚乙烯层之间,所述两个聚丙烯层和两个聚乙烯层位于所述两个抗静电油脂层之间;
其中,所述聚乙烯层和聚丙烯层由蜂窝孔状的纤维网构成。
其中,所述相邻的聚乙烯层和聚丙烯层通过热风熔合复合在一起。
其中,所述两个聚丙烯层之间进一步包括一个抗静电油脂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热风无纺布,能够通过聚乙烯层和聚丙烯层的复合在保证热风熔合材料的柔软特性基础上,保证无纺布材料的通透性。同时,相邻的聚乙烯和聚丙烯的蜂窝孔网状结构进一步保证了该热风无纺布材料的韧性,延长了使用寿命。此外,相邻的聚丙烯层中还可进一步包括抗静电脂层,使得该热风无纺布兼备了抗静电表面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热风无纺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实施方式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热风无纺布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热风无纺布包括:两个聚丙烯层1、2、两个聚乙烯层3、4和两个抗静电油脂层5、6;两个聚丙烯层1、2位于两个聚乙烯层3、4之间,两个聚丙烯层1、2和两个聚乙烯层3、4位于两个抗静电油脂层5、6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聚乙烯层1、2和聚丙烯层3、4由蜂窝孔状的纤维网构成。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相邻的聚乙烯层1和聚丙烯层3通过热风熔合复合在一起,相邻的聚乙烯层2和聚丙烯层4也通过热风熔合复合在一起。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两个聚丙烯层1、2之间进一步包括一个抗静电油脂层7。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热风无纺布,能够通过聚乙烯层和聚丙烯层的复合在保证热风熔合材料的柔软特性基础上,保证无纺布材料的通透性。同时,相邻的聚乙烯和聚丙烯的蜂窝孔网状结构进一步保证了该热风无纺布材料的韧性,延长了使用寿命。此外,相邻的聚丙烯层中还可进一步包括抗静电脂层,使得该热风无纺布兼备了抗静电表面性能。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冠泓工业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冠泓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178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