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笔记型计算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15058.3 | 申请日: | 2014-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121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奕文;粘永圣;施并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G06F3/041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徐伟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园***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笔记 计算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笔记型计算机,特别是有关于笔记型计算机的枢纽结构。
背景技术
随者触控技术越来越发达,越来越多电子装置的显示屏幕也随着搭配触控功能。纵使是已具有键盘或触控板的笔记型计算机,也逐渐开发出可触控操作的显示屏幕,使得笔记型计算机的使用者可利用手指碰触屏幕桌面并直接地拉移对象,例如移动桌面上的光标或图标等,而不需要再透过触控板或鼠标间接地操作桌面上的光标或图标。
然而,目前一般的笔记型计算机的使用模式并不利于触控使用。换个角度而言,当使用者欲完全利用触控模式来操作触控屏幕中的图标时,笔记型计算机的键盘或触控板反而会造成使用者在使用触控屏幕上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是在提供一种笔记型计算机,以解决先前技术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笔记型计算机,包含底座、触控屏幕、第一枢纽结构以及第二枢纽结构。第一枢纽结构枢接(pivotally connected)于底座的一侧,第二枢纽结构枢接第一枢纽结构,第二枢纽结构包含一锁扣部,锁扣部可拆卸地锁附触控屏幕,其中当锁扣部锁附触控屏幕且触控屏幕与底座之间的夹角介于0度与预定角度时,第二枢纽结构相对第一枢纽结构转动,当锁扣部锁附触控屏幕且触控屏幕与底座之间的夹角大于预定角度时,第一枢纽结构以及第二枢纽结构同步地相对底座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的笔记型计算机可具有多种使用模式,例如一般笔电模式以及触控操作模式。当使用者欲完全以触控操作模式操控触控屏幕内的图标或拉移对象时,可将触控屏幕翻转到笔记型计算机的底座的背面,或者是将触控屏幕从笔记型计算机上拆卸下来,以避免笔记型计算机的底座上的键盘或触控板影响触控屏幕的操作。
附图说明
为让本实用新型及其优点更明显易懂,所附图式的说明参考如下:
图1是绘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笔记型计算机的组合图。
图2是绘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笔记型计算机的爆炸图。
图3是绘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枢纽结构与第二枢牛结构自图1的X视角观看的爆炸图。
图4是绘示图3中自-X视角观看的第一枢纽结构30与第二枢纽结构40的组装图,且图4省略绘示上盖体。
图5是绘示图1的笔记型计算机的触控屏幕分离的状态图。
图6是绘示图5的锁扣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绘示图1中的第一枢纽结构与第二枢纽结构的内部透视图。
图8是绘示图1的笔记型计算机位于笔电模式的示意图。
图9是绘示图1的笔记型计算机的触控屏幕与底座之间的角度为预定角度的示意图。
图10至图12是绘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笔记型计算机旋转为平板模式的连续示意图。
符号说明
99:笔记型计算机
10:底座
10a:底座的一侧
20:触控屏幕
20a:触控屏幕的一侧
30:第一枢纽结构
40:第二枢纽结构
100:枢接部
101:第一枢接面
110:输入部
232:凹槽
300:转轴盖
301:第二枢接面
310:第一转轴
320:第一固定部
330:底盖
331:端部
332:凹槽
400:锁扣部
401:板体
402:弹性件
403:卡勾
403a、432a:斜面
404:推拉件
410:第二转轴
411:止挡面
420:第二固定部
421:止挡块
430:主体架
431:端部
432:定位板
433:主板体
434:破口
435:滑动槽
440:电连接部
450:上盖体
460:下盖体
461:凸块
462:开口
θ:预定角度
X、Y、Z:坐标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150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线缆保护装置及具有其的服务器
- 下一篇:电脑一体机耳机悬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