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培花瓶式鱼缸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14834.8 | 申请日: | 2014-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15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李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胜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A01K63/06;A01G31/06;A01G31/02 |
代理公司: | 沈阳智龙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115 | 代理人: | 宋铁军;周楠 |
地址: | 11087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培 花瓶 鱼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鱼缸,特别是涉及一种既能养鱼又能栽培植物的水培花瓶式鱼缸。
背景技术
鱼缸和花瓶都是人们常用的室内装饰和观赏用品,由于二者分别属于生物景观和植物景观,在管理和养护上有很大的差异,通常需要分别设置进行管理,但是将二者分开放置占据很多的空间,管理也比较麻烦,特别是对于普通百姓住宅居住面积较小,往往只能取舍一样进行养护栽培。如何将花瓶和鱼缸集合与一体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一些同时具有花盆功能的鱼缸,但大多结构复杂,价格昂贵,管理不便,最主要的问题是它们是在玻璃鱼缸上面套设一个瓶身开孔与鱼缸相通的花瓶,在养殖水生植物时,常常出现由于植物根茎发达缠绕到鱼缸内吸取过多营养导致鱼死的现象,给植物添加生长所需的营养液时,营养液流入浴缸内也会造成鱼的死亡,而不添加营养液植物又无法正常生长,换水和喂鱼粮也十分不便,因此,亟需设计出一种能实现鱼花共养,又方便管理的花瓶鱼缸。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培花瓶式鱼缸,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鱼缸无法实现鱼花共养的问题。
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施的:
一种水培花瓶式鱼缸,包括鱼缸和花瓶,其特征在于:鱼缸设置在底座上,花瓶设置在鱼缸内部的上方;花瓶内部被分隔为水箱和植物营养液箱两部分,植物水箱的底部开有通孔;在鱼缸底部中央处设有出氧口,出氧口通过三通管路分别连通底座内的排水阀和制氧器;鱼缸底部下方的底座上设有LED灯。
花瓶通过其上边沿两侧与花瓶侧壁垂直的挡板架设在鱼缸的上方边沿处。
制氧器连通三通的管路上设有单向阀。
LED灯连接单片机,单片机型号为AT89S52。
优点和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花瓶和鱼缸构成一体,占地面积小,给植物添加生长所需的营养液时,由于单独设置了植物营养液箱也不会造成鱼的死亡,且容易建立和保持生态平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鱼缸、2. 底座、3. 花瓶、3-1.水箱、3-2. 植物营养液箱、3-3. 挡板、4. 通孔、5. 出氧口、6. 排水阀、7.制氧器、8.单向阀、9. LED灯、10.单片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水培花瓶式鱼缸,如图1所示,包括鱼缸和花瓶,其特征在于:鱼缸1设置在底座2上,花瓶3设置在鱼缸1内部的上方;花瓶3内部被分隔为水箱3-1和植物营养液箱3-2两部分,水箱3-1的底部开有通孔4,不需要营养液时,将植物放置在水箱3-1中,鱼缸1中的水通过通孔4进入水箱3-1中,使得植物可以在水箱3-1中正常生长;当植物生长过程中需要补充营养液时,将植物从水箱3-1中取出,放入植物营养液箱3-2中,由于植物营养液箱3-2相对于鱼缸1是完全隔离的,因此营养液不会对鱼造成伤害导致鱼的死亡,营养液补充完成后,将植物从植物营养液箱3-2中取出放回水箱3-1中自然生长即可。鱼缸1底部中央处设有出氧口5,出氧口5通过三通管路分别连通底座2内的排水阀6和制氧器7;鱼缸1底部下方的底座2上还设有LED灯9,鱼缸1是透明的,当LED灯9打开时,可以照亮整个鱼缸,根据需要可以设置不同的灯光颜色,增加装饰效果,而且LED灯9产生的热量对鱼缸1也能产生加热的作用。
花瓶3可以通过其上边沿两侧与花瓶侧壁垂直的挡板3-3架设在鱼缸1的上方边沿处。
在上述的制氧器7连通三通的管路上设有单向阀8,设置单向阀8可以控制制氧器7产生的氧气通入鱼缸1中的量,当需要向鱼缸1内提供氧气时,可以打开单向阀8,制氧器7产生的氧气经出氧口5进入鱼缸1中,供鱼和植物及周围空间所用;当鱼缸1内氧气充足时,关闭供电电源,切断氧气供给即可,操作简便。
上述LED灯9连接单片机10,由单片机10控制LED灯9的开启和关闭,单片机10型号采用市售的AT89S5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胜,未经李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148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