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筒灯灯体拆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14829.7 | 申请日: | 2014-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48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王鹏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耐锐照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21/00 | 分类号: | F21V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肖平安 |
地址: | 518132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筒灯 拆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筒灯灯体拆装结构。
背景技术
筒灯是众多灯具中的一种,为人们所熟知常见,其一般设于天花板上。如何设置拆装结构有效将筒灯设于天花板上,一直是困扰业内的一个技术难题,现有筒灯的拆装结构主要通过设置于灯壳体上的飞机翼样式挂耳将筒灯卡在天花板上,其挂耳角度无法调节,这种固定方式的优点在于牢固程度高,但其缺陷和不足更为明显,当挂耳将挂耳固定于天花板上后,筒灯不容易从天花板拆取下来,即使拆取下来,也可能会对天花板或筒灯造成损害,并费时费力,固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提高其实用性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设置合理,安装拆卸方便的筒灯灯体拆装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筒灯灯体拆装结构,包括筒形壳体和水平设于筒形壳体底端端口的底沿,所述筒形壳体内壁底部对应两侧均竖直设有滑槽,所述筒形壳体外壁对应两侧各对称设有两个弹性翅片,所述两个弹性翅片相邻端上角通过旋轴铆接于筒形壳体外壁上,所述弹性翅片可绕旋轴旋转,所述两个弹性翅片与滑槽对应设置,所述两个弹性翅片相邻端底侧边上均设有卡位,所述两个弹性翅片上的卡位对称设置,所述滑槽底部两侧各设有通槽,所述滑槽内可上下移动的设有滑块,所述滑块外侧对称设有两个卡钩,所述两个卡钩穿过所述两个通槽伸出筒形壳体外,所述两个卡钩分别与两个弹性翅片底侧边上的卡位对应设置,所述滑块内侧设有拉柄,所述滑块与筒形壳体内壁之间设有复位弹簧。
其中,所述卡位包括卡位A和卡位B,所述两个弹性翅片上的卡位A和卡位B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滑块内侧中间位置成型有定位孔,所述滑槽两侧竖直没有凸条,所述凸条两侧设有卡槽;所述复位弹簧呈“工”形结构,其两端设有U形部,所述复位弹簧中部穿设于定位孔内,U形部两侧卡入凸条两侧的卡槽内,U形部底部抵设于底沿上。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孔两侧的滑块上设有压块,所述两个压块压设于复位弹簧上。
进一步地,所述两个卡钩对称固定设于滑块两端的底边上。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两个弹性翅片相邻端上角通过旋轴铆接于筒形壳体外壁上,所述弹性翅片可绕旋轴旋转,所述两个弹性翅片与滑槽对应设置,所述两个弹性翅片相邻端底侧边上均设有卡位,所述两个弹性翅片上的卡位对称设置,所述滑槽底部两侧各设有通槽,所述滑槽内可上下移动的设有滑块,所述滑块外侧对称设有两个卡钩,所述两个卡钩穿过所述两个通槽伸出筒形壳体外,所述两个卡钩分别与两个弹性翅片底侧边上的卡位对应设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弹性翅片上卡位和滑块上卡钩的配合,可以实现弹性翅片的定位和松开,定位时,弹性翅片将有效将本实用新型固定卡设于天花上,而松开时,又便于将本实用新型有效从天花上卸下,有效地克服了现有技术之不足和缺陷,极大地提高了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滑块和复位弹簧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滑块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滑块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筒形壳体和弹性翅片配合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散热器; 2、筒形壳体; 21、滑槽; 22、凸条;
23、通槽; 24、卡槽; 3、底沿; 4、弹性翅片;
41、卡位A; 42、卡位B; 5、旋轴; 6、滑块;
61、拉柄; 62、卡钩; 63、定位孔; 64、压块;
7、复位弹簧; 71、U形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介绍公开了一种筒灯灯体拆装结构,具体而言,就是如何有效将筒灯灯体安装固定于天花板上。本实用新型所述筒灯灯体包括散热器1和筒形壳体2,所述散热器1下端端面上集成有发光灯组件,所述散热器1下端与筒形壳体2固定配合连接。因本实用新型所述拆装结构与散热器1以及发光灯组件并无直接联系,下面具体结构说明时,不再说明散热器1以及发光灯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耐锐照明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耐锐照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148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连铸钢定量切割的新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效物流仓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