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用途的容器测量法兰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212971.8 | 申请日: | 2014-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245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 发明(设计)人: | 吴宗之;关磊;庞云玲;李战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1B21/00 | 分类号: | G01B2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10 | 代理人: | 王珂 |
| 地址: | 10001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用途 容器 测量 法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用途的容器测量法兰。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容器上测量法兰限于尺寸只能单独实现自动测量或者手动测量功能,自动测量是实时进行的,但有时仍需要进行人工取样测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用途的容器测量法兰,所述法兰上设有自动测量仪器的放置孔和人工测量孔,能同时满足自动测量和手动测量功能,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多用途的容器测量法兰,包括法兰一、法兰二、人工测量装配单元和铰链座,所述法兰一的半径大于法兰二的半径,所述法兰二设在法兰一上,所述法兰一上设有测量孔一和测量孔二,所述测量孔二嵌入法兰二内;所述人工测量装配单元通过铰链座连接法兰一,所述人工测量装配单元包括手柄、卡紧机构、铜柱、密封底垫和法兰三,所述法兰三设在法兰二之上,所述法兰二和法兰三之间设有密封底垫,所述铜柱凸起于法兰三,所述铜柱与设在手柄臂上的旋转槽相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手柄下端连接有卡紧机构,所述卡紧机构整体呈L形。
进一步的,所述测量孔二和法兰二之间不限于嵌入式的连接方式。
进一步的,所述手柄在旋紧的状态时,所述卡紧机构底部的弯折部处于卡住法兰一底部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在实现容器内物质自动测量的同时,方便地进行人工取样测量,而不用增加容器上的测量孔或者改变本体结构,减少设计和制造工作量,经济实用,结构紧凑,密封性好。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多用途的容器测量法兰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多用途的容器测量法兰的剖面图。
图中:
1、法兰一;2、法兰二;3、人工测量装配单元;4、铰链座;5、测量孔一;6、测量孔二;7、手柄;8、卡紧机构;9、铜柱;10、密封底垫;11、法兰三;12、旋转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多用途的容器测量法兰,包括法兰一1、法兰二2、人工测量装配单元3和铰链座4,所述法兰一4的半径大于法兰二2的半径,所述法兰二2设在法兰一1上,所述法兰一1上设有测量孔一5和测量孔二6,所述测量孔一5设为安装自动测量仪器的测量孔,所述测量孔二6为人工测量提供测量孔,所述测量孔二6嵌入法兰二2内;所述人工测量装配单元3包括手柄7、卡紧机构8、铜柱9、密封底垫10和法兰三11,所述法兰三11充当法兰二2的盖子作用,所述人工测量装配单元1通过铰链座4连接法兰一1,当进行人工测量时,铰链座4的连接作用避免法兰三11遗失,所述铰链座4可以用与其同功能的其他结构元件代替。
所述法兰三11设在法兰二2之上,所述法兰二2和法兰三11之间设有密封底垫10,所述密封底垫10可以和法兰三11之间采用粘结、压板或者其他的连接方式,所述铜柱9凸起于法兰三11,所述铜柱9与设在手柄7臂上的旋转槽12相配合。所述手柄7下端连接有卡紧机构8,所述卡紧机构8整体呈L形,所述卡紧机构8不限于本结构类形,可以用与卡紧机构8功能相同的其他结构元件代替。所述测量孔二6和法兰二2之间不限于嵌入式的连接方式,可以为一体式、螺钉固定式、粘结式或其他的连接方式。所述手柄7在旋紧的状态时,卡紧机构8底部的弯折部处于卡住法兰一1底部的状态,这样可以使法兰三11压紧法兰一1,起到密封和防雨的作用。
所述容的器测量法兰整个结构可以根据具体的使用环境选材,保证其防爆、防静电、防腐、防锈性能,同时具有一定的抗磨损性能,确保长期使用。具体使用时,测量孔一5为自动测量仪器的安装孔,测量孔二6为手动测量提供测量孔,所述容器测量法兰可以同时满足自动测量和手动测量,为容器的法兰测量提供方便。测量孔二6在不使用的时候处于封闭的状态,此时手柄7和卡紧机构8旋紧,且卡紧机构8底部的弯折部卡住法兰一1的底部,这样可以使法兰三11压紧法兰一1,起到密封、防雨、防锈的作用,使用时再打开。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129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STM32单片机的双目测距系统
- 下一篇:链轮半自动检测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