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电晕放电的碳纤维表面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12890.8 | 申请日: | 2014-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666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汤勇;谢颖熙;陆龙生;袁伟;万珍平;李宗涛;李华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M10/02 | 分类号: | D06M10/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蔡茂略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晕 放电 碳纤维 表面 处理 装置 | ||
1.一种基于电晕放电的碳纤维表面处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大辊子、小辊子、辅助辊子和表面处理腔;所述表面处理腔内部至少设有一套电晕放电装置,电晕放电装置由大辊子和小辊子组成,大辊子和小辊子相对设置,大辊子和小辊子的外表面间距为3~15mm,大辊子和小辊子相互配合作为电晕放电的两个电极;表面处理腔左右两端分别设有混合气体入口和混合气体出口;表面处理腔上下端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剩余气体出口;辅助辊子设置在表面处理腔的外侧,碳纤维从碳化炉出来后经辅助辊子进入表面处理腔,经表面处理后的碳纤维从表面处理腔出来后经辅助辊子进入上浆槽;当小辊子作为阳极时,大辊子与高压电源的正极连接,小辊子与电源的负极连接;当小辊子作为阴极时,大辊子与高压电源的负极连接,小辊子与电源的正极连接;大辊子和小辊子均由石墨制成;所述大辊子和小棍子为圆筒形;
碳纤维经过辅助辊子后紧贴着大辊子外表面从大辊子和小辊子之间通过,在大辊子(1)和小辊子间加载高频率的脉冲电压,表面处理腔中的混合气体为氧气与氮气的混合气体或者氨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氧气与氮气的体积比为3:7;氨气和氮气体积比为2: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晕放电的碳纤维表面处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处理腔内部有两套电晕放电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晕放电的碳纤维表面处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辊子和小辊子的外表面间距为5~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晕放电的碳纤维表面处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辊子的直径为小辊子直径的2‐5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1289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镀锌钢绞线用预变形器
- 下一篇:一种电熨斗温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