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水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12570.2 | 申请日: | 2014-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145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朱泽春;王鹏波;张四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21 | 分类号: | A47J27/21;A47J27/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18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水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水壶,属于家用饮水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水壶包括壶体和壶盖,壶体上设置有蒸汽管道,该蒸汽管道与壶体内的煮水空间相通,蒸汽管道底部设置有温控器,电水壶内的冷水从开始加热阶段到沸腾阶段的过程中,不断会有蒸汽沿着蒸汽管道进入到温控器,通常加热到沸水时产生的蒸汽才能使温控器切断电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提供一种电水壶,可有效减少蒸汽溢出,保护温控开关等器件不长时间受蒸汽腐蚀,提高产品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水壶,包括壶体和壶盖,所述壶体上设有蒸汽通道和温控装置,所述温控装置感应所述蒸汽通道内的蒸汽温度,所述壶盖内设有蒸汽阀,所述蒸汽阀包括阀座和活动阀芯,所述阀座上设有进汽口和出汽口,所述出汽口连通所述蒸汽通道,所述进汽口与所述壶体内部连通,所述活动阀芯抵靠所述进汽口。
进一步的,所述阀座内设有上阀腔和下阀腔,所述上阀腔与下阀腔通过所述进汽口相连通,所述出汽口设置于所述上阀腔侧壁,所述壶盖内还设有冷却通道,所述下阀腔与所述冷却通道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下阀腔侧壁设有连通所述冷却通道的气孔,所述气孔的孔径为2.5-3.0mm。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通道内设有气流挡筋。
进一步的,所述壶盖上设有壶嘴,所述冷却通道与所述壶嘴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阀芯为重力球。
进一步的,所述重力球的质量为2.0-2.6g。
进一步的,所述壶盖内还设有倾倒防溢装置,所述倾倒防溢装置包括容纳腔和可在所述容纳腔内上下活动的防溢重锤,所述容纳腔底壁和/或侧壁设有蒸汽入口,所述容纳腔顶壁设有蒸汽出口,所述蒸汽出口与所述蒸汽阀的进汽口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温控装置为机械式温控器或者电子式温控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电水壶在其壶盖内增加了蒸汽阀,蒸汽阀内设有活动阀芯,使用电水壶过程中,在水开始加热阶段所产生的蒸汽不足以将活动阀芯从进汽口处推开,蒸汽无法进入到蒸汽通道内;当水加热到沸腾阶段,蒸汽压力增加从而推开活动阀芯,蒸汽通过蒸汽通道进入温控装置,由于沸腾阶段的蒸汽温度较高,当温控装置接触到高温蒸汽时可以立即切断加热电路,停止加热后,壶内蒸汽量减少,活动阀芯再次封闭,整个过程只有少量的高温蒸汽进入到蒸汽通道内,减少了温控装置与蒸汽的接触时间和接触量,故而能保护温控装置,尤其是双金属片温控器不受蒸汽长时间腐蚀,延长使用寿命。
在设置蒸汽阀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在壶盖内设置了冷却通道,在水开始加热阶段到沸腾阶段所产生的蒸汽进入冷却通道内冷凝,减少了从壶嘴溢出的蒸汽量,降低高温蒸汽对用户的潜在伤害,提高产品安全性。
冷却通道内设置气流挡筋,起到延缓蒸汽流通,延长蒸汽流通路径的目的,使得大部分蒸汽都能在冷却通道内冷凝,减少了壶嘴处溢出的蒸汽量。
活动阀芯采用重力球,依靠重力封闭蒸汽阀的进汽口,结构简单,实施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的电水壶壶盖内还设置了倾倒防溢装置,当电水壶倾倒后,防溢重锤堵住蒸汽出口,防止壶内液体外溢,提高了电水壶的使用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电水壶壶体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电水壶壶盖的立体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电水壶壶盖的剖面结构图;
图4为图3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电水壶壶盖的分解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九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125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