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用防爆车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11910.X | 申请日: | 2014-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445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徐海峰;王飞;闵汭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隆翔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17/00 | 分类号: | B60C17/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王凌霄 |
地址: | 213166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防爆 车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汽车用防爆车轮。
背景技术
近几年,我国的汽车产业发展十分迅速,这就给汽车车轮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与此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汽车车轮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知道,当汽车在快速行驶的过程中,车轮的轮胎一旦发生爆裂很容易引发大的安全事故。为了提高汽车车轮的安全性,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汽车车轮行业的技术人员也做了虔心地研究。现有的汽车车轮上就设计有爆胎保护装置,爆胎保护装置垫高于轮辋的中间位置处,由于爆胎保护装置为金属材料制成,这就增加了整个汽车车轮的重量,安装起来比较麻烦,且该爆胎保护装置一般只适用于重型车辆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轮胎防爆效果好、质量轻、安装便捷、通用性强的汽车用防爆车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用防爆车轮,包括轮辋本体,轮辋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挡圈,轮辋本体的外表面邻近任一挡圈处且沿着圆周方向上开设有轮辋槽,轮辋槽上套设有轮胎防爆锁;轮胎防爆锁主要由多个规格相同且首尾顺次连接的防爆锁单元和防爆锁锁紧机构构成,防爆锁锁紧机构的一端与首端的防爆锁单元相连接,防爆锁锁紧机构的另一端与尾端的防爆锁单元相连接;每个防爆锁单元包括防爆锁链体,防爆锁链体上设置有与轮辋槽底部紧密接触以支撑防爆锁链体的可拆卸垫块。
进一步限定:防爆锁锁紧机构包括两个防爆锁锁紧头,两个防爆锁锁紧头之间通过锁紧螺栓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用防爆车轮,通过在轮辋上增加链式的轮胎防爆锁,安装方便快捷,轮胎防爆效果较好,即便轮胎出现爆胎现象后,也能保证汽车车轮至少继续正常行驶5公里以上,有效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加之轮胎防爆锁机构为塑料材质,故其整体质量较轻,通用性强,可适用于各种汽车车型。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轮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轮辋上安装轮胎防爆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轮胎防爆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防爆锁单元的机构示意图一;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防爆锁单元的机构示意图二。
图中:1、轮辋本体,2、挡圈,3、轮辋槽,4、轮胎防爆锁,4-1、防爆锁单元,4-1-1、防爆锁链体,4-1-2、可拆卸垫块,4-2、防爆锁锁紧机构,4-2-1、防爆锁锁紧头,4-2-2、锁紧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和图2所示的汽车用防爆车轮,包括轮辋本体1,轮辋本体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挡圈2,轮辋本体1的外表面邻近任一挡圈2处且沿着圆周方向上开设有轮辋槽3,轮辋槽3上套设有轮胎防爆锁4。
如图3所示,轮胎防爆锁4主要由多个规格相同且首尾顺次连接的防爆锁单元4-1和防爆锁锁紧机构4-2构成,防爆锁锁紧机构4-2的一端与首端的防爆锁单元4-1相连接,防爆锁锁紧机构4-2的另一端与尾端的防爆锁单元4-1相连接,其中防爆锁锁紧机构4-2包括两个防爆锁锁紧头4-2-1,两个防爆锁锁紧头4-2-1之间通过锁紧螺栓4-2-2固定连接。
如图4和图5所示,每个防爆锁单元4-1包括防爆锁链体4-1-1,防爆锁链体4-1-1上设置有与轮辋槽3底部紧密接触以支撑防爆锁链体4-1-1的可拆卸垫块4-1-2。
其中,轮胎防爆锁4中的防爆锁单元4-1的具体数量根据轮辋槽3的圆周周长来确定,防爆锁单元4-1中的可拆卸垫块4-1-2的具体高度根据轮辋槽3的槽深来确定。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隆翔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常州隆翔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119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