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使用静脉营养输液袋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11908.2 | 申请日: | 2014-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293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叶晓程;周勇;谢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康进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1/10 | 分类号: | A61J1/1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科谊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25 | 代理人: | 孙彬 |
地址: | 213111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使用 静脉 营养 输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次性使用静脉营养输液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产的一次性使用静脉营养输液袋产品,包括袋体部分和管路部分全部使用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EHP)增塑的聚氯乙烯(PVC)制成。进口的一次性使用静脉营养输液袋产品,袋体部分采用EVA材料制成,管路部分使用DEHP增塑的PVC制成,PVC静脉营养输液袋在输注静脉营养液时,由于营养液的脂质成分非常高,会导致大量的DEHP增塑剂从PVC中的迁移与溶出,随着营养液进入人体,对机体产生多种不良影响,如生殖和发育毒性、诱变性和致癌性、一般毒性、内分泌干扰作用以及诱导肿瘤发生等,同时PVC材料会对营养液成分产生明显的吸附,降低药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一次性使用静脉营养输液袋,它完全避免了营养输液袋在使用过程中增塑剂对人体产生的危害的现象,并减少了对营养液的吸附作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次性使用静脉营养输液袋,包括袋体、进液管路、输液管路和临时输液管路,进液管路连接在袋体的进液口上,输液管路和临时输液管路均连接在袋体的出液口上,袋体以及进液管路、输液管路和临时输液管路的导管部分均由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材料制成。
进一步,袋体的出液口上连接出液止流夹后再分别与输液管路和临时输液管路连接。
进一步提供了一种该一次性使用静脉营养输液袋的进液管路的具体结构形式以利用配制营养液,进液管路包括总进液管、第一分进液管、第二分进液管、第一进液管、第二进液管、进液止流夹和三个穿刺器,第一进液管、第二进液管和第二分进液管的头端均设置有穿刺器,第一进液管、第二进液管的尾端均与第一分进液管的头端相连通,第一分进液管的尾端和第二分进液管的尾端均与总进液管的头端相连通,总进液管的尾端连接进液止流夹后再连接在袋体的进液口上。
更进一步提供了一种该一次性使用静脉营养输液袋的输液管路的具体结构形式以利于输送营养液,所述的输液管路包括滴斗、流量调节器、注射器和输液管,所述的滴斗、流量调节器和注射器通过输液管依次相连通。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制成的一次性使用静脉营养输液袋的袋体、进液管路、输液管路和临时输液管路均由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材料制成,输液静脉营养液时,无任何增塑剂析出对人体危害的风险,同时明显降低对营养液的吸附作用,因此产品是安全高效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使用静脉营养输液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一次性使用静脉营养输液袋,包括袋体1、进液管路、输液管路和临时输液管路2,进液管路连接在袋体1的进液口上,输液管路和临时输液管路2均连接在袋体1的出液口上,袋体1以及进液管路、输液管路和临时输液管路2的导管部分均由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材料制成。
如图1所示,袋体1的出液口上连接出液止流夹14后再分别与输液管路和临时输液管路2连接。
如图1所示,进液管路包括总进液管3、第一分进液管4、第二分进液管5、第一进液管6、第二进液管7、进液止流夹13和三个穿刺器8,第一进液管6、第二进液管7和第二分进液管5的头端均设置有穿刺器8,第一进液管6、第二进液管7的尾端均与第一分进液管4的头端相连通,第一分进液管4的尾端和第二分进液管5的尾端均与总进液管3的头端相连通,总进液管3的尾端连接进液止流夹13后再连接在袋体1的进液口上。总进液管3、第一分进液管4、第二分进液管5、第一进液管6、第二进液管7均由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材料制成。
如图1所示,输液管路包括滴斗9、流量调节器10、注射器11和输液管12,滴斗9、流量调节器10和注射器11通过输液管12依次相连通。输液管12由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制成的一次性使用静脉营养输液袋的袋体1以及进液管路、输液管路和临时输液管路的导管部分均由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材料制成,输液静脉营养液时,无任何增塑剂析出对人体危害的风险,同时明显降低对营养液的吸附作用,因此产品是安全高效的。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康进医疗器材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康进医疗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119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