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35kV架空线路雷击钳位保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11480.1 | 申请日: | 2014-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595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杨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克雷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9/06 | 分类号: | H02H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开发区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35 kv 架空 线路 雷击 保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止雷击的保护装置,其具体涉及一种35kV架空线路雷击钳位保护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网的发展,对35kV电压等级线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相比更高电压等级的110kV及以上输电线路,35kV架空配电线路由于耐雷水平相对较低,因此面临着更为严峻的防雷形势。
目前35kV架空配电线路的防雷措施主要有安装架空避雷线、招弧角和氧化锌避雷器等,但是根据现场实践的反馈,以上方式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难以形成有效的措施。目前主要存在以下的不足:
1、避雷器的内部的阀片在陡波、雷电波、操作波保护裕度技术参数很难达到一致,致使长期挂网运行期间存在工频泄漏电流流入大地,容易引起热崩溃爆炸及避雷器长期挂网运行内部阀片加速老化引起线路接地故障。
2、避雷器、架空避雷线、招弧角安装需要额外接地,安装不方便,维护困难。在线路大面积安装避雷器时,若发生避雷器接地故障,通常需要花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来查找故障。另外,土壤电阻率较高,接地体降阻难度大及接地体偷盗现象严重,都将导致安装的避雷器、避雷线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35kV架空线路雷击钳位保护器,带电导线与钳位保护器本体之间有绝缘子形成高度绝缘,使得钳位保护器本体的使用寿命长,无工频电流泄漏,即使钳位保护器本体损坏的情况下也不会引起线路接地事故,仍可以起到保护作用,不需要采取任何接地措施,安装方便,维护方便,可以有效防止雷击跳闸、断线事故,同时能降低线路的雷击跳闸率,提高供电的可靠性,此外,通过放电计数器详细监视及所保护线路的状况,预知线路遭受雷击的次数和异常情况,分析线路雷电活动情况,预防事故的发生。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35kV架空线路雷击钳位保护器,包括钳位保护器本体、绝缘子、放电针、放电均压环和放电计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钳位保护器本体的底端与所述放电针、绝缘子的顶端相连,所述绝缘子的底端与所述放电均压环的顶端连接,所述放电针的尖端与放电均压环的环形边形成放电间隙,所述钳位保护器本体的侧部设有放电计数器安装孔,所述放电计数器通过导线与所述钳位保护器本体相连。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钳位保护器本体的内部设有缓冲电阻片R1和R2、放电线圈L1和L2、以及脉冲电容C1、C2、C3和C4,所述缓冲电阻片R1、脉冲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缓冲电阻片R2依次串联,所述放电线圈L1与缓冲电阻片R1、脉冲电容C1和脉冲电容C2并联,所述放电线圈L2与脉冲电容C3、脉冲电容C4和缓冲电阻片R2并联;所述缓冲电阻片R2与所述放电针相连。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放电间隙的间距为150-200mm。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放电针的尖端的延长线与所述钳位保护器本体的中心轴线的夹角为38-47度。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放电均压环的直径为180-270mm。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绝缘子的长度为350-550mm。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还包括设于所述绝缘子的顶端的U型连接件、第一螺栓和第一螺母,所述U型连接件的相对的两侧面分别设有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所述钳位保护器本体的底端设有第三螺纹孔,所述放电针包括放电针本体和方形固定块,所述放电针本体的一端与所述方形固定块焊接、另一端折弯形成所述放电针的尖端,所述方形固定块上设有第四螺纹孔,所述第一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螺纹孔、第三螺纹孔、第二螺纹孔和第四螺纹孔并与所述第一螺母配合将所述钳位保护器本体的底端与所述放电针固定。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放电均压环包括圆环形本体、第一弯折件和第二弯折件,所述第一弯折件的两端与所述圆环形本体焊接,所述第一弯折件的中部设有第一弧形段,所述第二弯折件的中部相对所述第一弧形段设有第二弧形段,所述第一弧形段与第二弧形段相互配合形成安装孔,所述绝缘子的底端设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第一弯折件和第二弯折件通过第二螺栓和第二螺母固定。
由于具有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克雷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克雷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114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