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测定的贝类滤水率的简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11064.1 | 申请日: | 2014-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988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张继红;高亚平;房景辉;吴文广;张义涛;陈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3/48 | 分类号: | G01N33/4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李素红 |
地址: | 26607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定 贝类 滤水率 简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实验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测定的贝类滤水率的简易装置。
背景技术
滤水率是滤食性双壳贝类的重要生理指标之一,是双壳贝类能量学的基本参数,可用于推算双壳贝类在特定海区的生长余力(SFG:Scope for growth)。另外,滤水率也是进行养殖容量评估所必须的参数。国内在滤食性双壳贝类滤水率方面开展了一些研究,与国际上的发展相比,在实验方法的研究上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需要在这方面进一步深入开展研究,以使我们获得的数据更能反映贝类生理特性。同时,研究出更准确、简单、易操作的滤水率测定方法也是众望所归。
滤水率是指单位时间滤食性贝类所过滤水的总体积,是贝类的重要生理指标之一。多年来,尽管人们对滤水率的测定进行的许多的研究,但是由于测定方法的不同,实验条件的不同,使得测定的结果相差很大,很难进行数据间的比较,甚至出现一些相互矛盾的结果。
清滤法国内称之为静水法,Fox et al.(1937)和Jorgensen(1943)首次应用。这是目前国际上较为通用的一种间接测定滤水率的方法,即将贝类和海水及饵料放在容器中,每隔一定时间取样测定水中饵料浓度。根据饵料浓度的变化计算清滤率(CR)。当贝类对饵料颗粒的保留率为100%时,清滤率等于滤水率。
CR=(V/n t)×l n(C0/Ct)
其中:C0和Ct分别为时间0和t时的饵料浓度,V为水箱的体积,n为实验贝类的数目。
尽管该方法可操作性较强,但是,依然存在一些技术上问题,如果解决不当,将带来较大的实验误差。这些问题包括(1)实验期间,饵料颗粒浓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将对结果产生影响,因此,需要通过补充饵料来消除饵料浓度降低的影响。(2)另外,需要通过充气或搅拌的方法使饵料混合均匀,尤其是在取水样测定分析时,如果饵料混合不均匀将影响测定的结果。充气太大,将扰动实验生物,影响其正常的摄食等生理活动。(3)滤食性贝类在自然海域中,有一定的朝向(上面/下面),在实验的容器内,往往由于贝类的活动,使得下面朝上,并且,受容器的限制,又不能及时的转为上面朝上,因此,影响其正常的摄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测定的贝类滤水率的简易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用清滤法测定贝类滤水率存在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测定的贝类滤水率的简易装置,包括实验瓶、载物片、操作棒、充气管、充气泵、取样管和胶塞,所述的载物片位于实验瓶的底部,载物片与操作棒连接,在操作棒的作用下载物片能够自由出入实验瓶,胶塞塞住实验瓶的瓶口,胶塞上具有3个孔,操作棒、充气管和取样管穿过孔露出实验瓶外,充气管与充气泵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操作棒垂直于载物片的平面。
进一步,所述的载物片为有机玻璃片,所述的操作棒为玻璃材质。
进一步,所述的载物片为圆形。
进一步,所述的取样管上有刻度线,既可以确定取样的水层深度,也可以确定取样的体积,取样管位于实验瓶外的一端具有吸尔球。
进一步,所述的操作棒、充气管和取样管位于实验瓶外的一段上具有能够上下移动的夹子,夹子可以固定操作棒、充气管和取样管出入实验瓶的深度。
进一步,所述的充气管位于实验瓶外的一段上具有阀门,通过阀门能够调节充气管充气量的大小。
进一步,所述的胶塞上3个的孔的直径分别与操作棒的直径、取样管的外径和充气管的外径相等。
进一步,所述的实验瓶的体积为3L-5L;瓶口直径6-10c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
1.在使用本发明装置时,将实验生物固定在载物片上,操作棒垂直于载物片平面,并与载物片连接,该技术特征不仅可以保证贝类的朝向一致,而且取放贝类方便,并可以根据需要调节贝类在实验瓶中的深度。
2.本发明在充气管上设置阀门和夹子,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充气量大小,固定充气管的位置,以保障充气适量,饵料混合均匀,同时,不扰动、影响贝类的正常摄食;
3.取样管带有刻度,可以准确的获取不同水层(位置)的水样,保障取样的一致性、标准化,减少操作上的误差;同时,一管多用,还可以作为补充饵料的进样管。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110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枪式血糖仪用试纸针
- 下一篇:一种竹炭床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