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聚丙烯多层共挤输液袋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10607.8 | 申请日: | 2014-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293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邓茂林;何颖;刘文军;吴小愚;罗成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1/10 | 分类号: | A61J1/10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地址: | 6105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丙烯 多层 输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液袋,尤其涉及一种聚丙烯多层共挤输液袋。
背景技术
聚丙烯多层共挤输液袋即为采用聚丙烯多层共挤膜制作的输液袋,聚丙烯多层共挤膜即为以聚丙烯为原料、采用共挤工艺生产、不用粘合剂形成的2层以上的膜。聚丙烯多层共挤输液袋因具有坚韧透明、重量轻、热阻高、耐高温、气透/水头性低的优点而越来越受到重视。
传统的聚丙烯多层共挤输液袋,其长度与宽度之比大于48︰25,但宽度方向的边部浪费较多,其生产过程中,采用压合、焊接、切割以及废边剔除法生产聚丙烯多层共挤输液袋时,每卷膜有4~5%因废边的剔除而被浪费,对本来生产工艺就较复杂、生产成本较昂贵的聚丙烯多层共挤膜造成了浪费,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升和生产成本的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长宽比更小、更节约成本的聚丙烯多层共挤输液袋。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聚丙烯多层共挤输液袋的前部设有液管,所述输液袋的后部设有灌液口,设所述输液袋的前部边缘与后部边缘之间的距离为长度、所述输液袋的左部边缘与右部边缘之间的距离为宽度,所述长度与所述宽度之比为(24~48)︰25;优选为36︰25。
具体地,所述长度为120~240mm,优选长度为180mm,所述宽度为12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聚丙烯多层共挤输液袋相比传统的聚丙烯多层共挤输液袋而言,增大了宽度,减小了长度,在保证容积不变的前提下将传统的聚丙烯多层共挤输液袋的宽度方向的废边进行了合理利用,从而减少了聚丙烯多层共挤膜的浪费,降低了生产成本并提高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聚丙烯多层共挤输液袋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聚丙烯多层共挤输液袋3的前部2设有液管1,输液袋3的后部6设有灌液口5,设输液袋3的前部2的边缘与后部6的边缘之间的距离为长度L1、输液袋3的左部边缘与右部边缘之间的距离为宽度L2,长度L1与宽度L2之比为(24~48)︰25,优选为36︰25。具体应用中,长度L1为120~240mm,优选长度L1为180mm,宽度L2为125mm,其容量在50ml~500ml之间。
如图1所示,图中的灌液口5为输液袋3的尾部灌液口,具有灌液后便于密封封装的优点,液管1主要用于输液时的出液口,也可作为前部灌液口。图1中还示出了输液时用的挂孔4。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聚丙烯多层共挤输液袋3的生产过程中,对制袋灌封设备的硬件设施的改造也比较简单,将生产用模具尺寸做适当调整,将模具的袋型宽度加宽,将原生产制袋时产生的废边纳入新模具的制袋尺寸内,即达到了取消废边并加以利用的目的,模具的袋型宽度加宽后,生产的输液袋3的容积相应加大,而实际生产不需要那么大的容积,故将模具的袋型长度进行缩短,使生产的输液袋3的容积与生产产品规格相适应,并选用与之相匹配的聚丙烯多层共挤膜,即可完成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106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字迹安全校验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