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链式起重滑条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10588.9 | 申请日: | 2014-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224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刘功能;刘卫东;张国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兴化市永盛电力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12 | 分类号: | B66C1/12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43008 | 代理人: | 赵洪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链式 起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电力作业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链式起重滑条。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力检修时,等电位作业人员通常在需检修设备上方挂设起重滑条进行设备或工具的起吊,但是往往由于高度不够,起吊上来的工具或设备不能一次到位,既增加了作业人员的工作量,且起吊上来的设备或工具易与其它电气设备相碰撞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提高提吊高度、能固定于不同形状物体上的链式起重滑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链式起重滑条,包括多个滑轮组件,多个所述滑轮组件之间可拆卸铰接,且首尾两滑轮组件之间通过收紧装置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滑轮组件包括两块相对设置的面板,所述面板之间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设置有滑轮。
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通过卡簧紧固在两块面板之间。
所述滑轮两侧的面板之间均设置有连接销,相邻两滑轮组件之间的连接销的两端均通过连接片连接。
所述面板为六边形。
所述面板为铝合金面板。
所述滑轮为铝合金滑轮。
所述收紧装置包括U型体、设置在U型体开口内的第二转轴以及连接首尾两滑轮组件连接销的连接绳,所述连接绳缠的另一头缠绕在所述第二转轴上。
所述U型体上还设置有用于防止第二转轴转动的锁紧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链式起重滑条,可根据现场的使用情况调整滑条的长度,即调整滑轮组件的个数,在进行现场作业时,由于各滑轮组件之间采用铰接的方式,可将链式起重滑条紧固在不同形状的物体上,通过收紧装置将滑条紧固在不同形状的物体上,再进行重物的起吊,另外本实用新型能够直接将滑条安装在管轴上,能够增加提吊的高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方便实用。
2、本实用新型的滑轮组件通过转轴安装有滑轮,其转轴的两端通过卡簧进行连接,能够极大减少本滑条的侧面突出,从而避免其误碰到其它电气设备,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
3、本实用新型的滑轮组件均为铝合金材料制成,其绝缘性好,能够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
4、本实用新型的收紧装置通过连接绳将首尾两滑轮组件连接,通过第二转轴的转动,将连接绳缠绕从而拉紧滑条,再通过锁紧件锁紧第二转轴,防止其转动,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滑轮组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滑轮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表示:1、滑轮组件;11、面板;12、第一转轴;13、滑轮;14、卡簧;15、连接销;16、连接片;2、收紧装置;21、U型体;22、第二转轴;23、锁紧件;24、连接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链式起重滑条,包括多个滑轮组件1,多个滑轮组件1之间可拆卸铰接,且首尾两滑轮组件1之间通过收紧装置2连接,本实用新型可根据现场的使用情况调整滑条的长度,即调整滑轮组件1的个数;在进行现场作业时,由于固定物的形状各不相同,而现有的滑车只能固定在规则形状的物体上,而本滑条的滑轮组件1由于采用铰接的方式,故能够紧固在不同形状的物体上,通过收紧装置2将滑条紧固在不同形状的物体上,再进行重物的起吊,其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方便实用,另外对比于现有的滑车,由于本滑条可直接固定在管轴上,省去了挂钩本身的高度,从而提高了提吊的高度,增大了其适用范围,给操作人员的电力作业带来了方便。
本实施例中,滑轮组件1包括两块相对设置的面板11,面板11的内侧通过底板连接,面板11之间设置有第一转轴12,第一转轴12上设置有滑轮13,其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本实施例中,第一转轴12的两端通过卡簧14紧固在两块面板11之间,其第一转轴12的两端通过卡簧14进行连接,而没有采用螺栓的方式,能够极大减少本滑条的侧面突出,从而尽量避免其误碰到其它电气设备,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兴化市永盛电力器材有限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兴化市永盛电力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105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