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粉末冶金填料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10581.7 | 申请日: | 2014-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173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杨明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标旗磁电产品(佛冈)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3/03 | 分类号: | B22F3/03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罗晓林;李志强 |
地址: | 511685 广东省清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粉末冶金 填料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粉末冶金干压成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粉末冶金填料模具。
背景技术
当前,毛坯制品在成型时,由于粉料的流动性不好,粉料填入到型腔的重量不均匀;且粉料填充完以后,刮料板会以型腔平面为基准进行刮料,刮料后的粉料会存在不平的状况,所以每次填充的重量相差大,导致成型后的毛坯重量不一致,从而影响产品的尺寸,不能满足客户的尺寸要求。
如图1所示,传统的型腔直接按产品外形尺寸来设计模具,型腔平面就是粉料填充平面,也是上模与型腔配合压制的位置。由于粉料的流动性不好,粉料填入到型腔的重量不均匀;且粉料填充完以后,刮料板会以型腔平面为基准进行刮料,刮料后的粉料与型腔会存在不平的状况,所以每次填充的重量相差大,导致成型后的毛坯重量不一致,从而影响产品的尺寸,不能满足客户的尺寸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粉末冶金填料模具,填料均匀,提高了填充精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粉末冶金填料模具,包括型腔、上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分别装配于型腔的上方和下方,并能在型腔内滑动,上模底部、型腔内壁与下模的顶部构成填料模腔,所述型腔为断差型腔,包括上段型腔和下段型腔,上段型腔为倒锥形,下段型腔为直通型,上段型腔的尺寸大于或等于下段型腔。
所述上段型腔的倒锥形的横截面根据具体需要设置或根据坯件形状设置。
所述下段型腔的直通型的横截面根据坯件形状设置。
所述上段型腔深度(H)=[(毛坯高度(H1))*(坯件密度(ρ)/粉料松装密度(dB)/4]。
所述上段型腔宽度(W)=产品宽度(K)*1.15~1.17+1.0mm。
所述上段型腔斜度(a)=0°~17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改变型腔,将原来直通型的型腔改为上下两段的断差型腔,上段型腔比下段型腔大,增加了填料面积,型腔上段的四周粉料能有效补偿刮料板刮料所产生的不良影响,下段型腔与原来直通型的型腔功能相同,与上下模配合完成毛坯成型。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型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型腔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型腔结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型腔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填充粉料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压制坯件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顶出坯件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坯件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为传统型腔;1为型腔;11为上段型腔;12为下段型腔;2为上模;3为下模;4为粉料;5为坯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主旨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如图1所示,传统的型腔1’直接按产品外形尺寸来设计模具,型腔平面就是粉料填充平面,也是上模与型腔配合压制的位置。由于粉料的流动性不好,粉料填入到型腔的重量不均匀;且粉料填充完以后,刮料板会以型腔平面为基准进行刮料,刮料后的粉料与型腔会存在不平的状况,所以每次填充的重量相差大,导致成型后的毛坯重量不一致,从而影响产品的尺寸,不能满足客户的尺寸要求。所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粉末冶金填料模具,以克服以上的不足之处,使粉料填充更均匀。
下面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说明,以便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及优点进行更深入的诠释。
如图2、3、4所示,一种粉末冶金填料模具,包括型腔1、上模2和下模3,上模2和下模3分别装配于型腔1的上方和下方,并能在型腔1内滑动,上模2底部、型腔1内壁与下模3的顶部构成填料模腔,所述型腔1为断差型腔,包括上段型腔11和下段型腔12,上段型腔11为倒锥形,所述上段型腔的倒锥形的横截面根据具体需要设置或根据坯件形状设置,例如可以是多边形、倒圆锥、倒梯形、倒椭圆形等任何形状。设置成倒圆锥形或其它形状,使粉料能快速补偿,提高产品的均匀程度。下段型腔12为直通型,上段型腔11的尺寸大于或等于下段型腔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标旗磁电产品(佛冈)有限公司,未经标旗磁电产品(佛冈)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105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铅炭复合材料电沉积装置
- 下一篇:无线地线管理系统